[发明专利]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78536.1 | 申请日: | 201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83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吴元均;矫士博;史婷;苏仕健;李伟;李彬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21/20 | 分类号: | C07D221/20;C07D401/10;C09K11/06;H01L51/50;H01L51/5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程晓 |
地址: | 5181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分子 发光 材料 电致发光 器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本发明的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由一种新型吖啶给体单元10H‑螺[吖啶‑9,2’‑金刚烷]与受体单元偶联得到,其结构单一,分子量确定,便于提纯,多次合成再现性好,具有较低的升华温度和较高的分解温度,薄膜形态稳定,并由于非芳香性的刚性结构金刚烷作为给体部分结构,该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在薄膜状态下具有非常高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时,能有效地解决激发态分子由于构型弛豫导致严重非辐射衰减而使器件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及采用该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OLED)器件是一种自发光器件,具有电压低,视角宽、响应速度快、温度适应性好等优势,是新一代的显示技术,目前少数某些厂家已量产出OLED面板,而更多一些公司也进入研发和量产阶段。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原理在于,在电场作用下,空穴和电子分别从阳极和阴极注入,分别通过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在发光层复合形成激子,激子辐射衰减发光。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作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核心组成部分,对器件的使用性能具有很大的影响。其中,高量子效率的荧光特性、良好的半导体特性、高质量的成膜特性、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良好的加工性能等是其主要的性能要素。根据分子结构特性以发光波长范围来分类,包括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有机配合物发光材料以及有机聚合物发光材料。
为了改善有机光电器件的效率和寿命,有机配合物发光材料基本为重金属配合物,生产成本较高,不利于大规模生产,且在高电流密度下有机配合物发光材料存在严重的效率滚降现象,此外,有机配合物发光材料的稳定性也并不好,而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相比于聚合物材料而言,由于制备步骤少,结构稳定,方便纯化,因而可以获得更高的器件效率,以至于更有可能得到商业化应用。目前,利用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制备的柔性OLED器件,因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而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并且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至今有机发光二极管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科学家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来解释发光的机理。但是至今为止,结构简单、且兼具良好性能、满足商业化需求的有机小分子光电材料依旧十分有限,开发新的有机光电材料依然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在薄膜状态下具有非常高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为良好的电子空穴双传输性质的发光客体材料。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发光层采用上述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具有较高的外量子效率及优良的发光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以10H-螺[吖啶-9,2’-金刚烷]为给体单元,是通过将受体单元与给体单元偶联得到的发光材料;
10H-螺[吖啶-9,2’-金刚烷]的化学结构式为
所述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的化学结构通式如下式(I)所示,
式(I)中,Ar为具有缺电子性的芳香性取代基。
所述的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以2,4,6-三苯基三嗪、1,3-苯二甲腈、3,5-苯二甲腈、二苯膦酰基、二苯硫砜基、吩噁嗪-10,10’-二氧化物、三(2,6-二甲苯基)硼、噻蒽-5,5,10,10-四氧化物、9-噻吨酮或9-占吨酮为受体单元。
式(I)中,Ar为
所述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的化学结构式为
所述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以给体单元10H-螺[吖啶-9,2’-金刚烷]与受体单元为原料,通过Hartwig-Buchwald偶合反应制备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785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