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流控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78532.3 | 申请日: | 201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12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赵莹莹;蔡佩芝;古乐;庞凤春;耿越;肖月磊;崔皓辰;赵楠;廖辉;姚文亮;车春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柴亮;张天舒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流控 芯片 | ||
1.一种微流控芯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衬底基板和第二衬底基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和第二衬底基板之间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用于根据二者被施加的电压,控制液滴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和第二衬底基板之间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还包括:光线导出组件,遮光组件,检测组件;
所述光线导出组件用于导出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中传播的光线,并将该光线出射至所述液滴上;
所述遮光组件具有透光区,所述透光区用于将透过液滴的光线传输至所述检测组件上;
所述检测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衬底基板上,用于根据接收到经过透光区射出的透过所述液滴的光线的强度,以获取所述液滴的性能,
所述光线导出组件包括:光波导层、光栅结构、光线控制层;
所述第一衬底基板复用为所述光波导层,用于传播光线;
所述光栅结构设置在所述光波导层靠近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用于将所述光波导层中所传播的光线导出;
所述光线控制层设置在所述光栅结构背离所述光波导层的一侧,用于根据所述检测组件所检测出的液滴的所在位置,控制所述光栅结构导出光线的位置,
所述光线控制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电极层和第四电极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三电极层和所述第四电极层之间的第一电致变色层;其中,
所述第三电极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三电极,所述第四电极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四电极;
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用于根据其上施加的电压控制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的状态,以控制所述光栅结构的开口的位置和宽度;
所述遮光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五电极层和第六电极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五电极层和所述第六电极层之间的第二电致变色层;其中,
所述第五电极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五电极,所述第六电极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六电极;
所述第五电极和所述第六电极,用于根据其上施加的电压控制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层的状态,以控制所述遮光组件中形成所述透光区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还用于检测透射出所述液滴的自然光的光强,以判断所述液滴的所在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色散组件,其设置在所述光波导层的入光面上,用于将光源所发射出的光线分散为多种不同波长的单色光;
所述光线控制层还用于根据待检测的液滴的种类,控制所述光栅结构的开口宽度,以使所述光栅结构能够将相应波长的单色光导出,以对液滴性能进行检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波导层、光栅结构为一体成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组件、所述检测组件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极靠近所述第二衬底基板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检测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光学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介质层和第二介质层,相对设置的第一疏水层与第二疏水层;
所述第一介质层和第二介质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
所述第一疏水层与所述第二疏水层设置在所述第一介质层和第二介质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7853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片上集成的微流控制方法及微阀装置
- 下一篇:微流控芯片和分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