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肾阳虚型患者的火龙灸中药粉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76015.2 | 申请日: | 201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26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赵荣;徐金龙;邢利威;马艳萍;李云秀;袁卓珺;周晓娜;杨泽冠;李莉;黄昆;孙冉;曹加伟;罗成斌;陈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中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754 | 分类号: | A61K36/754;A61K9/14;A61P1/14;A61P13/12 |
代理公司: | 成都厚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5 | 代理人: | 李坤 |
地址: | 650021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肾阳虚 中药粉 制备 辅助作用 治疗效果 巴戟天 吴茱萸 小茴香 制附子 重量份 理疗 艾灸 辨证 配伍 肉桂 病因 中药材 中医 吸收 治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肾阳虚型患者的火龙灸中药粉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制附子8~12份、肉桂3~5份、吴茱萸2~5份、巴戟天2~6份和小茴香1~3份。本发明的中药粉的原料虽然都是常见中药材,但是通过本发明的科学配伍,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针对肾阳虚型患者的病因科学制备,能治疗各种类型的肾阳虚,通过督灸的配合使用,不仅提高了药效的吸收效果,起到辅助作用,而且还弥补了艾灸理疗的缺陷,临床实践证明能够取到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疗肾阳虚型患者的用药领域,一种用于肾阳虚型患者的火龙灸中药粉。
背景技术
肾阳虚型患者肾阳虚,即肾脏阳气虚衰,是肾脏阳气衰竭表现的症候,多由素体阳虚,或年老肾亏,或久病伤肾,以及房劳度等因素引起的。临床表现为腰膝酸痛,畏寒肢冷,性欲减退,舌质胖大,苔白,脉沉;精神不振,夜尿频多,下肢浮肿,气短而喘,大便溏,脱发的人群。目前市场上治疗肾阳虚的药物较多,但疗效不是很显著,治疗效果不明显,目前也出现一些理疗法来辅助治疗这类病症,治疗周期比较长,见效慢,本发明研究出一种针对此类肾阳虚症患者的外用中药粉,配合督灸,对症施治,对此类病患帮助很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肾阳虚型患者的火龙灸中药粉,专门用于针对腰膝酸痛、畏寒肢冷、性欲减退、舌质胖大、苔白和脉沉等各种类型的肾阳虚型患者进行治疗的中药粉,其透皮吸收快,疗效好,制备工艺简单,配合督灸,对症施治,能使药力更快更均匀的吸收,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治愈率达到95%以上。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肾阳虚型患者的火龙灸中药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
制附子8~12份
肉桂3~5份
吴茱萸2~5份
巴戟天2~6份
小茴香1~3份。
进一步地,用于肾阳虚型患者的火龙灸中药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
制附子10份
肉桂4份
吴茱萸4份
巴戟天3份
小茴香2份。
一种用于肾阳虚型患者的火龙灸中药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S1、药物除杂和预处理:将称量好的制附子、肉桂、吴茱萸、巴戟天和小茴香除去杂质,分别用纯水洗净,在温度40~50℃的条件下干燥1~3个小时备用,将经干燥处理后的吴茱萸用超微粉碎机粉碎成粒径为100~300目的细粉备用,将经干燥后的巴戟天投入5~10倍量的白酒中浸泡6~8个小时备用;
S2、萃取:取称量好的制附子、肉桂、小茴香混合,将混合物在温度为10~25℃低温下进行二氧化碳萃取,萃取的压力为:33~36Mpa,萃取的时间为3~4个小时,CO2的流量为200~300L/h,收集药渣待用;
S3、煎煮:在步骤S2中萃取的药渣中加入5~6倍量的纯水浸泡1~2小时,再加热煎煮1.5~2小时,过滤得到煎煮液A;
在煎煮液A中加入步骤S1中经白酒浸泡后的巴戟天,再加入1~2倍量的纯水后加热煎煮1~1.5小时停止加热,过滤得到煎煮液B,在所述煎煮液B中加入步骤S1中的吴茱萸细粉,继续加热15~30分钟,过滤得到煎煮液C;
S4、提纯:向煎煮液C中加入3倍量浓度为75%~85%的乙醇,搅拌均匀,静置10~12个小时,过滤上层清液得到药物滤液,将所述药物滤液中的乙醇回收后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6~2.0的药物稠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中医学院,未经云南中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760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