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动力系统的热管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371871.9 | 申请日: | 2018-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83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孔为;黄红艳;韩振;柴业鹏;杨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35;H01M10/6551;H01M10/6555;H01M10/6557;H01M10/6568;H01M10/6572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唐红 |
| 地址: | 212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电池 动力 系统 管理 装置 | ||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动力系统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热管理子单元,各个热管理子单元均匀排列于散热翅片上表面,每相邻两列热管理子单元之间铺设有一级进水管道(1),最外侧两列热管理子单元的外侧均铺设有一级出水管道(2),每个热管理子单元前后两侧均分别铺设有二级进水管道(3)和二级出水管道(4);每个热管理子单元均包括若干锂电池(7)形成锂电池组,每相邻两个锂电池(7)之间设有冷却板(8),冷却板(8)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分别铺设有三级进水管道(5)和三级出水管道(6);冷却水从一级进水管道(1)进入,然后经过管道的分流分别流经二级进水管道(3)和三级进水管道(5)最终流入对应的各个冷却板(8)中,带走锂电池(7)发电过程产生的热量;从二级进水管道(3)和三级进水管道(5)中流出的冷却水再经过三级出水管道(6)和二级出水管道(4)汇流入一级出水管道(2),从而形成冷却水循环;
所述各个热管理子单元中,锂电池组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热电偶(11),对单个锂电池组设立单独的温度监控电路来监测锂电池组的温度情况;所述各二级进水管道(3)底部均铺设有半导体制冷片(10),热电偶(11)将其对应的锂电池组的温度信息及时传输到控制器中,控制器判断其温度数据,若出现温度过高的情况,控制器启动半导体制冷片(10)进行制冷,降低温度高锂电池组对应的二级进水管道(3)内冷却水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动力系统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进水管道、一级出水管道、二级进水管道、二级出水管道、三级进水管道、三级出水管道以及各个冷却板(8)的流道均采用U型结构,整体构成多级U型流道协同管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动力系统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锂电池(7)以及二级出水管道(4)底部均铺设有半导体发电片(9),半导体发电片(9)的尺寸大小与二级出水管道(4)的底面积大小相匹配,半导体发电片(9)利用锂电池(7)的余热进行发电,并将所生产的电力储存至对应的锂电池(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动力系统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板上的流道采用双U型结构,冷却水从进水口流道进入,流过各个分叉流道,各自汇入上下两侧的出口流道,形成双U型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7187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