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MZI多电平PAM信号全光整形器及其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67044.2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67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孔祥健;凌九红;胡家艳;吴凡;胡毅;马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293 | 分类号: | H04B10/293;H04B10/25;H04B10/5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爱迪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1 | 代理人: | 何婷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zi 电平 pam 信号 整形 及其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MZI多电平PAM信号全光整形器及其设计方法,其中,所述全光整形器包括前后连接的匹配可调光放大器和双MZI整形单元,所述双MZI整形单元的上臂为内嵌MZI模块,下臂设有光纤,所述内嵌MZI模块的上下两臂分别设有同长度的光纤;所述双MZI整形单元还包括输入耦合器C1和输出耦合器C3,所述内嵌MZI模块还包括输入耦合器C4和输出耦合器C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MZI结构的全光整形器,通过进行参数设计,有效解决了多电平PAM信号的劣化问题,丰富了多电平PAM信号在全光整形领域的实现方式,并确保了多电平PAM光信号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长距离有效传输,而且通过增加参考功率点的值,可进一步提升整形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MZI多电平PAM信号全光整形器及其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随着全球通信业务的快速增长,人们对传输容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近年来,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以及5G相关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数据中心的发展,人们对传输容量需求的增速也越来越快。通常,增加通信容量一般有两种方式:提升比特速率和增加波分复用的通道数。波分复用技术早已在业界获得大规模的应用,目前已做到50G通道间隔、96通道的波分复用技术,其后续的提升有待于加工工艺的优化,目前进展较为缓慢。在提升比特速率中,对于通断键控(On-OffKeying,简写为OOK)调制信号,其比特速率的提升受限于电子速率瓶颈。相比于OOK调制信号,在相同的波特速率下,多电平的脉幅调制(pulseamplitudemodulation,简写为PAM)信号的比特率更高;同时在客户侧领域,PAM调制信号比相干调制更具成本优势。因此,目前在客户侧100G、400G方案中,PAM信号已经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与应用。
在光通信系统中,由于光放大器自发辐射噪声积累以及光纤损耗等因素的影响,致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劣化,造成信息的丢失,为此需要对劣化的信号整形再生。相比于OOK信号,PAM信号的整形技术更难,虽然目前在电域有比较成熟的方案,但是在光域整形要困难的多,这需要一种多电平PAM信号的全光整形器加以指导。目前已有多电平PAM信号的全光整形器用于对劣化的信号整形再生,比如在专利文件CN201610163853.6中,提供了一种马赫曾德尔干涉(Mach-ZehnderInterferometer,简写为MZI)结构的多电平PAM信号全光整形器,包括线性匹配光放大器和MZI整形模块,但是整形性能仍需进一步优化,还急需一种更优性能的多电平PAM信号全光整形器加以指导。
鉴于此,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是本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多电平PAM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发生信号劣化,需要对劣化的信号整形再生,虽然目前已出现多电平PAM信号的全光整形器,但整形性能仍需进一步优化。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MZI多电平PAM信号全光整形器,包括前后连接的匹配可调光放大器和双MZI整形单元,所述双MZI整形单元的上臂为内嵌MZI模块,下臂设有光纤,所述内嵌MZI模块的上下两臂分别设有同长度的光纤;所述双MZI整形单元还包括输入耦合器C1和输出耦合器C3,所述内嵌MZI模块还包括输入耦合器C4和输出耦合器C2;
多电平PAM信号经过所述匹配可调光放大器放大后,被所述输入耦合器C1分为两路进入所述双MZI整形单元,一路通过上臂内嵌MZI模块发生非线性效应,另一路通过下臂光纤发生非线性效应,两路信号由所述输出耦合器C3耦合输出,得到整形后的多电平PAM信号;
其中,在所述内嵌MZI模块中,多电平PAM信号又被所述输入耦合器C4分为两路进入所述内嵌MZI模块,进而分别在两臂同长度的光纤中发生非线性效应,两路信号由所述输出耦合器C2耦合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70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