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引线框架电镀铜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65762.6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86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强;徐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品高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5/18 | 分类号: | C25D5/18;C25D3/38;C25D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黄菲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线 框架 镀铜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引线框架电镀铜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引线框架基材进行前处理;采用双向脉冲电流,对经过前处理的所述引线框架基材进行电镀,得铜层;对所述铜层进行后处理,即得;所述双向脉冲电流的工艺参数包括:正向脉冲电流密度10ASD~15ASD,脉宽为0.5ms~50ms;反向脉冲电流密度为‑40ASD~‑30ASD,脉宽为0.1ms~10ms。本发明所述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电镀铜层与封胶的粘接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的电镀领域,特别是涉及引线框架电镀铜层的方法。
背景技术
引线框架作为集成电路的芯片载体,是一种借助于键合材料(金丝、铝丝、铜丝)实现芯片内部电路引出端与外引线的电气连接,是形成电气回路的关键结构件,它起到了和外部导线连接的桥梁作用,绝大部分的半导体集成块中都需要使用引线框架,是电子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引线框架表面电镀金属层后,一般与环氧模塑料(EMC)粘接。目前,在引线框架电镀铜层的表面封胶时,由于电镀铜层表面光滑,粘接强度不高,造成铜表面与胶粘接不牢固而脱胶,而如果电镀铜层表面变得凹凸无序,在凹坑后容易残留空气和杂质,产生气泡,形成应力集中,也会造成粘接强度下降,因此,如何增加引线框架电镀铜层与封胶之间的粘接强度,困扰着相关研发人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引线框架电镀铜层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改善电镀铜层与封胶粘接不牢固的问题,提高电镀铜层与封胶的粘接强度。
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引线框架电镀铜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引线框架基材进行前处理;
采用双向脉冲电流,对经过前处理的所述引线框架基材进行电镀,得铜层;
对所述铜层进行后处理,即得;
所述双向脉冲电流的工艺参数包括:
正向脉冲电流密度10ASD~15ASD,脉宽为0.5ms~50ms;
反向脉冲电流密度为-40ASD~-30ASD,脉宽为0.1ms~10ms。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正向脉冲电流密度为10ASD~12ASD,脉宽为5ms~50ms;
所述反向脉冲电流密度为-35ASD~-30ASD,脉宽为1ms~10ms。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正向脉冲电流密度为12ASD,脉宽为50ms;
所述反向脉冲电流密度为-30ASD,脉宽为10ms。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镀的总时间为20s~28s。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镀工艺中,以水为溶剂,镀铜液包含如下浓度的组分:
65~75g/L的CuSO4·5H2O;
60~100g/L的H2SO4;
2~5mL/L的FEC光亮剂;
5~10mL/L的FEC填平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镀的温度为40℃~6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铜层的厚度为0.4μm~1.02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对所述引线框架基材进行除油;
对除油后的所述引线框架基材进行活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品高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品高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57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