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身份认证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61219.9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6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65 | 分类号: | B60L53/65;B60L53/14;G07F15/00;G06F21/31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110179 辽宁省沈阳市浑***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身份信息 电动汽车 身份认证 充电桩 触发事件 云服务器 发送 转发 电动汽车检测 身份合法性 认证过程 预先配置 自动触发 检测 申请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身份认证的方法及装置,包括:检测是否存在发送身份信息的触发事件,其中,身份信息用于进行身份认证,若确定该触发事件存在,则可以获取预先配置于电动汽车上的身份信息,然后,将该身份信息发送至充电桩,以便于充电桩可以将该身份信息转发至相应的云服务器进行身份认证。可见,在对电动汽车或者电动汽车的用户进行身份合法性认证过程中,若电动汽车检测到存在发送身份信息的触发事件,则可以自动触发电动汽车将身份信息发送给充电桩,进而由充电桩将其转发至云服务器,从而使得用户无需再执行输入身份信息的操作,即可以减少了用户所需执行的操作,提高用户的体验。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身份认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身份认证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实际应用中,在利用充电桩为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时,通常需要对电动汽车的用户进行身份合法性认证,并且,只有在电动汽车的用户属于合法用户的情况下,才允许充电桩对该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现有的身份认证的方案中,通常先是电动汽车的用户利用手机扫描设置于充电桩上的二维码,并在通过扫码而跳转的手机页面中输入相应的用户身份信息;然后,手机将该用户身份信息直接输入至TSP(Telematics Service Provider,汽车远程服务提供商)平台,以便于TSP平台基于接收到的用户身份信息验证用户身份的合法性。但是,这种身份认证方式中,用户需要进行扫码、输入身份信息等较多操作,影响了用户的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身份认证的方法及装置,以减少身份认证过程中用户所需执行的操作,提高用户的体验。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身份认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检测是否存在发送身份信息的触发事件,所述身份信息用于进行身份认证;
若检测到所述触发事件,则获取预先配置于电动汽车上的身份信息;
将所述身份信息发送至充电桩,以便于所述充电桩将所述身份信息转发至云服务器进行身份认证。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触发事件,具体为所述充电桩的充电枪已经插入至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枪插座中。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触发事件,具体为所述充电桩的充电枪已经插入至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枪插座中,且接收到所述充电桩基于电力载波通讯PLC技术,通过目标线路发送的身份信息获取请求;
其中,所述目标线路为所述充电桩与所述电动汽车进行通信时所述充电枪所在的线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将所述身份信息发送至充电桩,包括:
基于PLC技术,将所述身份信息通过目标线路发送至所述充电桩,所述目标线路为所述充电桩与所述电动汽车进行通信时所述充电枪所在的线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识别所述充电枪所属的类别,所述类别包括直流充电枪以及交流充电枪;
根据所述充电枪所属的类别,确定所述目标线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识别所述充电枪所属的类别,包括:
检测所述电动汽车中充电连接确认线路的电压;
若所述电压位于预设阈值范围,则确定所述充电枪属于直流充电枪;
若所述电压超出所述预设阈值范围,则确定所述充电枪属于交流充电枪。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识别所述充电枪所属的类别,包括:
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充电桩通过所述充电枪当前所在线路发送的充电枪类别指示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未经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12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