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镁钙碳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58628.3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0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冯文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紫环工业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700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镁钙碳耐火材料 制备 粒料 硼砂 钢材 耐热性 脆性 混合树脂溶液 胶粉聚苯颗粒 耐火材料 质量百分比 酚醛树脂 高温状态 聚酯树脂 菱镁矿粉 设备要求 制备改性 研磨 硅酸钙 硅酸镁 镁钙砂 粘结性 溶剂 改性 细粉 催化剂 分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镁钙碳耐火材料,包括以下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酚醛树脂15‑18%、聚酯树脂10‑15%、镁钙砂细粉8‑12%、改性硼砂6.2‑7.3%、菱镁矿粉4.2‑4.8%、硅酸镁粒料3.8‑4.4%、硅酸钙粒料3.1‑3.5%、胶粉聚苯颗粒4.1‑4.5%、催化剂4.5‑5.7%、溶剂为余量;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镁钙碳耐火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混合搅拌、干燥研磨、制备改性硼砂、制备混合树脂溶液和制备镁钙碳耐火材料;本发明涉及的耐火材料用于钢材的表面的粘结性更高、脆性更小,适用于大多数的钢材,在高温状态下也不易发生分解,耐热性和耐久性都普遍得到提高;而且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更加的简单,设备要求低,具有很好的推广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耐火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镁钙碳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镁钙质耐火材料是一种碱性耐火材料,自上世纪 60 年代初就被用做炼钢转炉的炉衬材料,为我国转炉炼钢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到上世纪 80 年代末,由于镁碳砖的推广应用,使镁钙质耐火材料的用量急剧减少,几乎被淘汰,只有极少数厂家使用,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我国不锈钢和洁净钢生产的快速发展,各种镁钙质耐火材料以其特有的使用性能、较低的价格和在环保方面的优势重新受到重视,目前已被大量地应用到不锈钢和洁净钢等高级钢种的精炼设备上,并且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其生产厂家不断增多,产品品种和产量不断增加,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镁钙碳耐火材料涂刷在钢表面的粘结性差、脆性大;对底材的要求比较高,遇到较高温度时会自行分解,耐热性和耐久性普遍较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镁钙碳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镁钙碳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镁钙碳耐火材料,包括以下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酚醛树脂15-18%、聚酯树脂10-15%、镁钙砂细粉8-12%、改性硼砂6.2-7.3%、菱镁矿粉4.2-4.8%、硅酸镁粒料3.8-4.4%、硅酸钙粒料3.1-3.5%、胶粉聚苯颗粒4.1-4.5%、石墨烯3-6%、有机官能硅烷1.28-1.87%、聚甲基硅氧烷1.35-2.45%、氧化铝微片2.35-2.87%、流变剂3.6-4.5%、催化剂4.5-5.7%、溶剂为余量。
优选的,包括以下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酚醛树脂18%、聚酯树脂10%、镁钙砂细粉8%、改性硼砂6.2%、菱镁矿粉4.2%、硅酸镁粒料3.8%、硅酸钙粒料3.1%、胶粉聚苯颗粒4.1%、石墨烯3%、有机官能硅烷1.28%、聚甲基硅氧烷1.35%、氧化铝微片2.35%、流变剂3.6%、催化剂4.5-5.7%、溶剂为余量。
优选的,包括以下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酚醛树脂17%、聚酯树脂14%、镁钙砂细粉11%、改性硼砂6.8%、菱镁矿粉4.6%、硅酸镁粒料4.2%、硅酸钙粒料3.4%、胶粉聚苯颗粒4.4%、石墨烯5%、有机官能硅烷1.65%、聚甲基硅氧烷2.13%、氧化铝微片2.65%、流变剂4.1%、催化剂5.2%、溶剂为余量。
优选的,包括以下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酚醛树脂16%、聚酯树脂12%、镁钙砂细粉9%、改性硼砂6.4%、菱镁矿粉4.4%、硅酸镁粒料4%、硅酸钙粒料3.2%、胶粉聚苯颗粒4.2%、石墨烯4%、有机官能硅烷1.42%、聚甲基硅氧烷1.86%、氧化铝微片2.56%、流变剂3.8%、催化剂4.9%、溶剂为余量。
优选的,包括以下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酚醛树脂15%、聚酯树脂15%、镁钙砂细粉12%、改性硼砂7.3%、菱镁矿粉4.8%、硅酸镁粒料4.4%、硅酸钙粒料3.5%、胶粉聚苯颗粒4.5%、石墨烯6%、有机官能硅烷1.87%、聚甲基硅氧烷2.45%、氧化铝微片2.87%、流变剂4.5%、催化剂5.7%、溶剂为余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紫环工业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盐城紫环工业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86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