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语音自动分类智能回收垃圾桶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58049.9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6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常兰;向容瑶;李湘文;冯启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4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刘昕宇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语音 自动 分类 智能 回收 垃圾桶 | ||
本发明涉及智能垃圾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语音自动分类智能回收垃圾桶。它包括垃圾箱体,所述垃圾箱体包括垃圾外桶和垃圾内桶,且外桶内设有多个内桶,每个内桶对应一个垃圾桶盖,每个垃圾桶盖均与机械驱动部分连接,并能够在机械驱动部分的驱动下打开或关闭,机械驱动部分受主控芯片驱动;主控芯片与语音识别部分电连接,并根据语音识别部分的结果对机械驱动部分驱动,语音识别部分能够收集并识别外部语音,并根据特定语音输出特定信号给主控芯片。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是:语音自动分类智能回收垃圾桶,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方便实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垃圾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语音自动分类智能回收垃圾桶。
背景技术
垃圾分类是解决城市垃圾围城问题的核心环节,是在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置基础上实现资源化处理的关键。没有有效的垃圾分类手段,就无法做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垃圾分类涉及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环节。其中,分类投放环节是垃圾分类体系的首要步骤,对个体素质要求较高,要求个体具备较高的垃圾分类知识。目前国内垃圾分类投放环节由于消费个体对垃圾分类知识的缺乏,可操作性不高。要将垃圾进行科学分类,就要将垃圾投放环节操作变得简单易行。
发明内容
本申请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语音自动分类智能回收垃圾桶。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语音自动分类智能回收垃圾桶,主要包括垃圾箱体、主控芯片、语音识别部分、机械驱动部分、电源部分;所述垃圾箱体包括垃圾外桶和垃圾内桶,且外桶内设有多个内桶,每个内桶对应一个垃圾桶盖,每个垃圾桶盖均与机械驱动部分连接,并能够在机械驱动部分的驱动下打开或关闭,机械驱动部分受主控芯片驱动;主控芯片与语音识别部分电连接,并根据语音识别部分的结果对机械驱动部分驱动,语音识别部分能够收集并识别外部语音,并根据特定语音输出特定信号给主控芯片。
如上所述的一种语音自动分类智能回收垃圾桶,其中,所述语音识别部分由麦克风采集声音信号,再由非特定语音识别芯片进行语音识别处理,处理结果发送给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对接收到的语音识别数据进行分析,把垃圾名称对应到不同属性的垃圾类别,再对机械驱动部分发出操作指令,打开相应类别属性的垃圾内桶的投放口。
如上所述的一种语音自动分类智能回收垃圾桶,其中,所述机械驱动部分包括电机、电机驱动芯片和传动装置;电机驱动芯片根据主控芯片的指令驱动对应电机,控制垃圾投放口的开合。
如上所述的一种语音自动分类智能回收垃圾桶,其中,所述机械驱动部分包括电机、电机驱动芯片和传动装置;电机驱动芯片根据主控芯片的指令驱动对应电机,控制垃圾投放口的开合。
如上所述的一种语音自动分类智能回收垃圾桶,其中,所述语音识别部分、机械驱动部分均由电源部分统一供电,供电电源为USB接口供电、太阳能供电。
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是:语音自动分类智能回收垃圾桶,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方便实用。根据垃圾投放者的语音提示,不需要其具备专业的垃圾分类知识,就能够简便准确地实现垃圾分类投放。本发明将垃圾投放环节的操作变得简单易行,从而使垃圾分类投放工作能够有效开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是语音识别部分的原理框图。
图中:1.垃圾箱体、2.主控芯片、3.语音识别部分、4.机械驱动部分、5.电源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为住宅区语音自动分类智能回收垃圾桶。主要包括垃圾箱体1、主控芯片2、语音识别部分3、机械驱动部分4、电源部分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未经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80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