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后桥油管支架复合模具及复合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56643.4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1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邱庚龙;黄志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江铃底盘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5/00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李炳生 |
地址: | 344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冲孔凸模 复合工艺 复合模具 过盈配合 间隙配合 落料凹模 汽车后桥 上部结构 上固定板 下部结构 油管支架 直接放置 顶料板 复合模 下垫板 下模板 顶杆 模器 校模 固定形腔 模具间隙 下固定板 卸料橡皮 自动校正 打料杆 挡料销 顶杆孔 固定孔 上垫板 上模板 卸料板 导套 导柱 模柄 凸模 形腔 | ||
1.一种汽车后桥油管支架复合模具,包括模具上部结构和模具下部结构,模具上部结构包括:模柄(1)、上模板(2)、打料杆(3)、导套(4)、上垫板(5)、卸料橡皮(6)、上固定板(7)、复合模(8)和卸料板(9);模具下部结构包括:导柱(10)、落料凹模(11)、顶料板(12)、挡料销(13)、下固定板(14)、冲孔凸模(15)、校模器(16)、下垫板(17)、下模板(18)和顶杆(19),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模(8)通过过盈配合装在上固定板(7)的中间固定形腔中,并从上端面通过螺栓与上垫板(5)连接,模柄(1)通过过盈配合装在上模板(2)的模柄固定孔中,导套(4)通过过盈配合装在上模板(2)两边的导套孔中,上模板(2)、上垫板(5)通过螺栓及定位销与上固定板(7)连接,卸料板(9)通过间隙配合穿过复合模(8)并通过卸料螺栓与卸料橡皮(6)、上固定板(7)、上垫板(5)、上模板(2)活动连接,打料杆(3)通过间隙配合直接放置在模柄(1)、上垫板(5)和复合模(8)各对应的打料杆孔中;
冲孔凸模(15)通过过盈配合装在校模器(16)的凸模固定孔中,三根挡料销(13)通过过盈配合装在落料凹模(11)的各固定孔中,导柱(10)通过过盈配合装在下模板(18)两边的导柱孔中,下模板(18)、下垫板(17)、下固定板(14)通过螺栓及定位销与落料凹模(11)连接,两根顶杆(19)通过间隙配合直接放置在校模器(16)、下垫板(17)和下模板(18)各对应的顶杆孔中,顶料板(12)通过间隙配合直接放置在落料凹模(11)与冲孔凸模(15)组成的形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桥油管支架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模器(16)下端部分通过过盈配合装在下固定板(14)的固定形腔中,校模器(16)上端部分通过过盈配合装在落料凹模(11)的中间落料刃口形腔中,固定高度为8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后桥油管支架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凹模(11)的上表面高出冲孔凸模(15)的上表面5.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后桥油管支架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垫板(5)和上固定板(7)均设有四个Φ42放置卸料橡皮(6)的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后桥油管支架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料板(12)选用模具钢材料T10A,淬火硬度为HRC50~55。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后桥油管支架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料板(12)与落料凹模(11)的双面间隙为0.16~0.18mm,顶料板(12)与冲孔凸模(15)的双面间隙为0.48~0.5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后桥油管支架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10)与导套(4)的双面间隙为0.12~0.14mm。
8.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桥油管支架复合模具对油管支架落料、冲孔、弯曲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1步:将所述的汽车后桥油管支架落料-冲孔-弯曲复合模具安装在带有下顶出缸的63T压力机上;
第2步,将压力机的下顶出缸气阀阀门打开,使下顶出缸运行到行程最高点的位置,机床下顶出缸带动顶杆(19)向上运动,顶杆(19)带动顶料板(12)向上运动,并使顶料板(12)的最低上表面高出落料凹模(11)的上表面1.0mm;
第3步:将下料工序后的油管支架条料放置在落料凹模(11)和顶料板(12)的上方,并使油管支架条料的前端面紧靠着前部定位的挡料销(13),右侧端面紧靠着右侧导向的挡料销(13);
第4步:开动压力机,上模板(2)随机床上工作台向下运行,卸料板(9)在卸料橡皮(6)的压力作用下与落料凹模(11)先压紧条料,而后随着复合模(8)继续向下运动与落料凹模(11)先完成工件的落料工序加工,然后上模板(2)随机床上工作台再向下运行,复合模(8)与顶料板(12)在机床下顶出缸的作用力下压紧刚落好料的工件,而后复合模(8)再持续向下运动与顶料板(12)将工件进行前期的初弯曲加工,直到顶料板(12)的下表面接触到校模器(16)的上表面为止,复合模(8)与冲孔凸模(15)完成工件的冲孔工序加工,复合模(8)与顶料板(12)完成工件的弯曲工序加工;
第5步:工件落料、冲孔、弯曲加工后,压力机上滑块带动模具上部结构回位,卸料板(9)在卸料橡皮(6)的作用力下卸下落料废料,然后压力机上工作台打料机构带动打料杆(3)向下滑动,打料杆(3)打出冲孔废料,用油管支架条料将冲孔废料从上往下下落途中横向向左侧将冲孔废料拨入到废料箱内,而压力机下顶出缸回位带动顶杆(19)向上运动,顶杆(19)带动顶料板(12)向上运动将制作好的工件从落料凹模(11)的形腔中顶出;
第6步:用油管支架条料将冲制好的工件向前拨离顶料板(12)的上表面,并推入到物料箱内;
第7步:重复步骤2到步骤6的操作,进行下工件的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江铃底盘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江铃底盘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664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