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公交车废气回收装置的减震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53576.0 | 申请日: | 201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16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嘉禾梓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嘉禾梓 |
主分类号: | F01N13/18 | 分类号: | F01N13/18;F01N13/08;F01N13/00;F01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交车 废气 回收 装置 减震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交车废气回收装置的减震机构,该公交车废气回收装置包括车顶和设置在车顶上的储液箱,所述车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台,安装台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底部焊接有多个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底端与车顶的顶部相焊接,安装板的一侧开设有顶部设置为开口的矩形孔,储液箱的底部延伸至矩形孔内并与矩形孔的底部内壁活动接触,矩形孔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转轴。本发明的公交车废气回收装置通过增加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弹力,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橡胶柱能够共同减小安装板和储液箱的振动幅度,避免储液箱受到剧烈振动而损坏,增加储液箱的使用寿命,且安装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气回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公交车废气回收装置的减震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普遍进入人们的生活当中,它为人们的出行带来很多的方便,而且还具备较快的速度。其中公交车是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但是,公交车在运行过程中会排放尾气,无疑会对城市造成环境污染。申请为201310585354.2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公交车的废气回收装置,所述的公交车包括车顶和排气管,废气回收装置包括固定在车顶上的且内部具有空腔的储物箱,所述的储物箱内固定有将内部空腔分隔成上空腔和下空腔的隔板,隔板上开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种植孔,储物箱上部处固定有隔离网,隔离网下部固定有若干出气管,出气管一端为封闭端,出气管另一端与一进气总管相连通,出气管的下部处开设有与种植孔一一对应的出气孔,进气总管与排气管相连通。该废气回收装置通过车顶储物箱内的植被吸收汽车废气,利于环境。
公交车在行驶时,车身会产生一定的振动,但是上述设计的废气回收装置不便对其中的储物箱进行缓冲保护,储物箱长期受到剧烈振动容易出现损坏,且上述设计不便对储物箱进行快速安装,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公交车废气回收装置的减震机构,该公交车废气回收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不便对储物箱进行缓冲减震的问题,能够快速的对储物箱进行安装,且能够有效减小储物箱的振动幅度,对储物箱进行缓冲保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公交车废气回收装置的减震机构,该公交车废气回收装置包括车顶和设置在车顶上的储液箱,所述车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台,安装台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底部焊接有多个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底端与车顶的顶部相焊接,安装板的一侧开设有顶部设置为开口的矩形孔,储液箱的底部延伸至矩形孔内并与矩形孔的底部内壁活动接触,矩形孔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转轴,储液箱位于两个转轴之间,转轴的外侧转动套装有倾斜设置的转动板,转动板远离储液箱的一侧延伸至矩形孔的外侧,储液箱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定位板,两个定位板均位于两个转动板之间,定位板与对应的转动板相配合,安装板的顶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竖板,储液箱位于两个竖板之间,两个竖板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两个竖直设置的丝杆,丝杆与对应的转动板相配合,丝杆的外侧螺纹套装有固定板,两个固定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与两个竖板相互靠近的一侧相焊接;
所述安装孔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弹簧板,安装板位于两个弹簧板之间,弹簧板的底部焊接有多个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底端与对应的转动板的顶侧相焊接,两个竖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多个橡胶柱,位于同一侧的多个橡胶柱远离储液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耐磨垫,两个耐磨垫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与安装孔的两侧内壁滑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两个丝杆均位于两个转轴之间,丝杆的底端延伸至矩形孔内并焊接有滚珠,滚珠的外侧与对应的转动板的顶部滚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丝杆的顶端延伸至竖板的上方并固定安装有旋钮,两个定位板均位于两个旋钮之间。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储液箱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橡胶垫,橡胶垫的底部与对应的定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嘉禾梓,未经刘嘉禾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35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机排气段保温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拆卸的汽车尾气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