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力陀螺红外电光源探测器视场及盲区自动对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53223.0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75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黄堉;薛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C25/00 | 分类号: | G01C2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24 | 代理人: | 张镇 |
地址: | 10085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陀螺 外电 光源 探测器 视场 盲区 自动 对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陀螺红外电光源探测器视场及盲区自动对准方法,通过搭建自动对准系统,确定进入视场位置,确定盲区位置,确认离开视场位置,对准盲区位置,完成动力陀螺红外电光源探测器视场及盲区自动对准。本发明基于测试转台(10),对动力陀螺的视场及盲区进行标定。有效缩短了装配后的动力陀螺视场及盲区自动对准标定时间,提高准确度与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视场及盲区自动对准方法,特别是一种动力陀螺红外电光源探测器视场及盲区自动对准方法。
背景技术
动力陀螺红外电光源探测器是遥感目标识别系统中重要组合部分,可以用来确定目标相对实现角度及距离。它的性能直接影响到遥感目标识别系统精度。动力陀螺红外电光源探测器生产调试中,确定其视场和盲区位置是关键工序,视场与盲区位置对准的精度严重影响对生产调试产品的性能。传统的盲区对准方法主要依靠人工观察信号波形,手动调整转台进行试凑,直到信号波形达到要求。调整过程费时费力,并且无法保证盲区对准的重复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动力陀螺红外电光源探测器视场及盲区自动对准方法,解决现有方法中动力陀螺红外电光源探测器视场及盲区人工对准效率低、重复性差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动力陀螺红外电光源探测器视场及盲区自动对准方法,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搭建自动对准系统
自动对准系统包括:测试转台、测试操作端和动力陀螺红外电光源探测器。
其中,所述的测试转台,包括:航向预置支架、弹旋预置支架、红外点光源和转台基座。
其中,所述的测试操作端,包括:显示器、键盘鼠标和测控主机。
其中测控主机内运行转台控制模块和信号采集监测模块。
转台控制模块的功能为:计算航向预置支路和弹旋预置支路的闭环控制量,实现对航向预置支路和弹旋预置支路的运动控制。
信号采集监测模块的功能为:实时采集并显示动力陀螺红外电光源探测器输出信号。
所述红外点光源和航向预置支架固定在转台基座上;弹旋预置支架安装在航向预置支架上,动力陀螺红外电光源探测器安装在弹旋预置支架上。测控主机通过线缆与转台基座相连。显示器和键盘鼠标与测控主机相连。
第二步确定进入视场位置
先开启红外点光源预热,待红外点光源状态稳定后开启转台控制模块,使用键盘鼠标将弹旋预置支架预置到零位,航向预置支架预置到负向限位端。开启信号采集监测模块并且在显示器上显示动力陀螺红外电光源探测器信号波形并且实时计算其峰峰值Vpp与信号宽度Tw。
航向预置支架由负向限位端缓慢正向移动,监视动力陀螺红外电光源探测器信号Vpp与Tw,动力陀螺红外电光源探测器信号出现波动,航向预置支架停止,测控主机记录该位置为进入视场位置a1。
第三步确定盲区位置
航向预置支架继续缓慢正向移动,监视动力陀螺红外电光源探测器信号Vpp与Tw,Vpp由大变小并且Tw变大,直至Tw达到最大时航向预置支架停止在该位置。
交替步骤:弹旋预置支架正向与负向交替转动一次,监视动力陀螺红外电光源探测器信号Vpp与Tw,Vpp由大变小并且Tw变大的方向为正确转动方向,弹旋预置支架按照正确转动方向缓慢转动达到Vpp最小并且Tw最大点停止;航向预置支架向正向与负向交替转动一次,监视动力陀螺红外电光源探测器信号Vpp与Tw,Vpp由大变小并且Tw变大的方向为正确运动方向,航向预置支架按照正确运动方向缓慢运动达到Vpp最小并且Tw最大点停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未经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32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轴角速率陀螺仪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抗强电磁场干扰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