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48722.0 | 申请日: | 201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5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博;贺宇轩;王琦;丁东青;刘伯春;夏俊杰;魏书生;侯成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3/00 | 分类号: | F25B13/00;F25B41/04;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廉振保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系统 冷媒循环回路 换向组件 冷媒流向 散热 冷媒 空调系统压力 控制换向阀 变频空调 电控器件 技术效果 节流组件 冷媒压力 制热模式 主板散热 冷凝器 压缩机 蒸发器 换向 主板 制冷 | ||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冷媒循环回路上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组件、蒸发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冷媒循环回路的换向组件,所述换向组件构造为根据空调系统的压力来改变所述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冷媒流向,达到不同模式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冷媒循环回路中的散热组件,所述换向组件包括第一压力换向阀和第二压力换向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模式包括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
当所述空调系统处于所述制冷模式时,冷媒从所述压缩机,依次流经所述冷凝器、所述第一压力换向阀、所述散热组件、所述节流组件、所述第二压力换向阀、所述蒸发器,形成第一冷媒循环回路;
当所述空调系统处于所述制热模式时,冷媒从所述压缩机,依次流经所述蒸发器、所述第二压力换向阀、所述散热组件、所述节流组件、所述第一压力换向阀、所述冷凝器,形成第二冷媒循环回路。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换向阀包括第一阀口至第四阀口,在所述第一压力换向阀或所述第二压力换向阀中,所述第一阀口和所述第二阀口互通,
当第二阀口处的冷媒压力大于等于预设阈值时,所述第一阀口与第四阀口连通;
当第二阀口处的冷媒压力小于预设阈值时,所述第一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压力换向阀的第一阀口与冷凝器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压力换向阀的第三阀口分别与第二压力换向阀的第三阀口和节流组件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压力换向阀的第四阀口分别与所述散热组件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压力换向阀的第四阀口连接;
所述散热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节流组件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压力换向阀的第一阀口与蒸发器的一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换向阀包括:
阀体,具有所述第一阀口至第四阀口;
耐高温弹性件,设置于所述阀体内部空间,且所述耐高温弹性件一端与所述阀体内壁固定连接;
阀芯,滑动连接于所述阀体内壁,所述阀芯的一端与所述耐高温弹性件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阀芯的另一端靠近所述第二阀口设置;
高压连通管,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至第四阀口与所述阀体内部连通,且第一和第二阀口在阀体外部通过所述高压连通管相互连通;
其中,在所述耐高温弹性件的作用下,所述阀芯具有使第一和第三阀口连通的第一位置;和使第一和第四阀口连通的第二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包括与阀体内壁滑动连接的两个活塞阻挡片,两活塞阻挡片之间间隔预设距离地连接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弹性件包括弹簧。
9.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通过所述空调系统的压力控制换向组件换向,以改变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冷媒流向,达到不同模式散热,其中,所述冷媒循环回路上设置有压缩机、冷凝器、节流组件、蒸发器,还设置有换向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冷媒循环回路中的散热组件,所述换向组件包括第一压力换向阀和第二压力换向阀,所述控制方法通过所述空调系统的压力分别控制第一压力换向阀和第二压力换向阀换向,以实现冷媒循环回路中具有不同的第一冷媒流向和第二冷媒流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872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空气调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