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筒式电励磁双凸极直线电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46882.1 | 申请日: | 201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1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梅磊;李童;欧阳慧珉;邓歆;郝培华;张广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41/02 | 分类号: | H02K41/02;H02K1/14;H02K3/18;H02K3/28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118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枢绕组 励磁绕组槽 定子铁芯 励磁磁场 励磁绕组 相邻铁芯 圆柱形孔 直线电机 电励磁 双凸极 圆筒式 隔层 定子铁芯槽 圆柱形外壳 动子铁芯 壳体内部 励磁效率 转子结构 铁芯槽 侧边 可调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筒式电励磁双凸极直线电机,包括:带圆柱形孔和隔层的圆柱形外壳,所述圆柱形孔内安装有动子铁芯;所述壳体内部且位于隔层上等间距开设有若干四组定子铁芯槽,位于同一侧边的两相邻铁芯槽之间构成了电枢绕组槽,位于中间的两相邻铁芯槽之间构成了励磁绕组槽;位于两侧边的铁芯槽内分布设有定子铁芯A和定子铁芯B,位于两侧边的电枢绕组槽内分布设有电枢绕组A和电枢绕组B,位于中间的励磁绕组槽内设有励磁绕组。本发明采用励磁绕组建立的励磁磁场,励磁磁场可调,励磁效率高,稳定性高,转子结构简单,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筒式电励磁双凸极直线电机,属于电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圆筒型直线电机是一种新型直线电机,基于普通直线电机结构进行改进而来。直线电机最基本和最典型的结构是扁平式结构,该结构应用最为广泛,但其边缘效应明显,端部绕组浪费材料并增加电阻损耗和端部漏抗,导致电机效率低下。相比于扁平式直线电机,圆通型直线电机采用共轴线圈组成电机绕组,嵌入定子槽中,不存在端部绕组,提高了绕组利用率,同时消除了横向边缘效应。此外,直线电机轴承上承受的应力也得以降低,简化了电机制造工艺,降低了制造成本。
双凸极电机是20世纪50年代被提出的一种新型结构的电机,进入90年代后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其具有结构简单坚固、制造方便、工作可靠、易于维护的优点,在风力发电场合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双凸极电机属于变磁阻电机,变磁阻电机包含单边凸极和双边凸极两种,为了获得最大的磁阻最大值与最小值比值,以及更好的机电能量转换特性,双凸极电机受到了研究人员更多的亲睐。典型的变磁阻电机利用磁阻的不等,磁通总向磁阻小的路线集中,作为电动机工作时,通电的定子绕组以磁力吸引铁磁性的转子,使磁力产生切向分力,即产生对转子的转矩。定子的通电顺序根据位置传感器检测到的转子位置所对应的最有利于对转子产生向前转动转矩的那一相定子通电,转子转过一定角度后由下一个最有利于转子产生转矩的一相通电。控制系统不断改变定子绕组的通电相序,使转子向一个方向持续转动。圆筒式电励磁双凸极直线电机是圆筒式直线电机的一种形式,其运行原理和双凸极励磁电机运行原理一致,它将圆筒式直线电机和双凸极励磁电机的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其所具有的结构优势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电机系统存在的结构过于复杂、自身能耗大等问题,提供一种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密度且结构简单、新颖的圆筒式电励磁双凸极直线电机,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圆筒式电励磁双凸极直线电机,包括:带圆柱形孔和隔层的圆柱形外壳,所述圆柱形孔内安装有动子铁芯;所述壳体内部且位于隔层上等间距开设有若干四组定子铁芯槽,位于同一侧边的两相邻铁芯槽之间构成了电枢绕组槽,位于中间的两相邻铁芯槽之间构成了励磁绕组槽;
位于两侧边的铁芯槽内分布设有定子铁芯A和定子铁芯B,位于两侧边的电枢绕组槽内分布设有电枢绕组A和电枢绕组B,位于中间的励磁绕组槽内设有励磁绕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定子铁芯A和所述定子铁芯B两者外径相同且都套装在动子铁芯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电枢绕组A嵌套在定子铁芯A的铁芯槽之间,所述电枢绕组B嵌套在定子铁芯B的铁芯槽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励磁绕组环绕在定子铁芯A与定子铁芯B之间的内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动子铁芯上等距离的分布着若干动子凸极,所述动子凸极的宽度与所述定子铁芯A和定子铁芯B的宽度相等。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如下:
(1)采用励磁绕组建立的励磁磁场,励磁磁场可调,励磁效率高,稳定性高,转子结构简单。
(2)采用同极性结构,电机具有较低的铁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68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模块化特征的双边直线感应电机
- 下一篇:一种分布式圆弧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