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旱区复杂环境下的草地蒸散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40554.0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3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杜灵通;孟晨;刘可;梁志奇;宫菲;丹杨;王乐;郑琪琪;马龙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5/04 | 分类号: | G01N5/04 |
代理公司: | 宁夏合天律师事务所 64103 | 代理人: | 孙彦虎 |
地址: | 750021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测筒 草地 重量变化 原状土 填充 监测 降水 复杂环境 降水过程 重量数据 蒸散量 绘制 采集 变化形态 技术难题 监测过程 布设 降水量 去除 生态系统 观测 | ||
1.一种用于旱区复杂环境下的草地蒸散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旱区草地布设监测筒时,将从监测样地获取的原状土填充在监测筒内,利用监测装置定时检测填充原状土后监测筒的总重量,并以特定的时间依次记录检测得到的数据,并通过监测装置将检测得到的数据存储,检测得到的数据包括时间数据及与时间数据对应的填充原状土后监测筒的总重量数据;
步骤二,根据检测得到的数据绘制填充原状土后的监测筒的重量的变化曲线图,其中曲线图的横轴为检测时间,纵轴为填充原状土后监测筒的总重量;
步骤三,根据步骤二中绘制的曲线图,利用曲线的变化形态判断降水发生时期,当填充原状土后监测筒的总重量从监测开始时间点随时间的变化表现出降低的趋势,表明监测筒内的水分在减少,说明没有降水发生;当填充原状土后监测筒的总重量从曲线图中的一个时间点开始,填充原状土后监测筒的总重量开始增加,表明开始降水,此时间点为降水开始时间点,当填充原状土后监测筒的总重量从曲线图中的一个时间点开始,填充原状土后监测筒的总重量停止增加,表明降水停止,此时间点为降水结束时间点,从监测开始时间点至降水开始时间点这个时间段为无降水区间段,从降水开始时间点至降水结束时间点这个时间段为降水区间段,从降水结束时间点开始为无降水区间段;
步骤四,计算填充原状土后监测筒的总重量变化量ΔW:根据步骤三中判断分析的结果,将降水区间段填充原状土后监测筒的总重量变化排除,只考虑无降水区间段填充原状土后监测筒的总重量变化量,计算tx时刻到ty时刻的时间段填充原状土后监测筒的总重量变化量ΔW,
ΔW=Wy-Wx;
Wx为tx时刻的填充原状土后监测筒的总重量,Wy为ty时刻的填充原状土后监测筒的总重量,其中tx时刻比ty时刻早;
步骤五,计算旱区草地蒸散量:利用步骤四中计算的填充原状土后监测筒的总重量变化量数据,根据以下公式测算蒸散量:
式中ΔW为填充原状土后监测筒的总重量变化量(g),d为监测筒的直径(cm),ET为蒸散量(mm),ρ=1g/cm3,WP为降水量,考虑到在无降水区间段内没有降水发生,故WP=0,I为人为灌溉量,考虑到旱区草地水资源匮乏,不存在灌溉,故灌溉量I=0,D为排水渗漏量,考虑到旱区草地降水量少,下渗深度不大,在监测筒较深的情况下,不存在排水渗漏,故排水渗漏D=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旱区复杂环境下的草地蒸散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在旱区草地布设监测筒时,首先需要在地面开挖一个地坑,地坑的深度要大于监测筒的高度,地坑的直径要大于监测筒的外径尺寸,地坑的底部要铺平,且夯实,在地坑底部铺设隔离板,将监测筒放置在地坑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大学,未经宁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055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