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吊扇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40359.8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5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梁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9/54;F04D29/7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杨子茜;李双皓 |
地址: | 51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风 壳体 进风风道 吊扇 进风孔 风机 空腔连通 出风孔 进风口 外壁 长度方向间隔 风机设置 出风端 出风口 进风端 空腔 排风 连通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吊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外壁设有进风孔,所述进风孔与所述壳体的空腔连通;风机,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空腔内,所述风机的进风端朝向所述进风孔设置;及出风叶,所述出风叶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出风叶设有进风风道和多个与所述进风风道连通的出风孔,所有所述出风孔沿所述出风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出风叶的外壁,所述进风风道的进风口与所述壳体的空腔连通、且所述进风风道的进风口朝向所述风机的出风端。该吊扇的通过在壳体设置出风叶,并通过设置于出风叶上的出风口排风,扩大了出风范围和出风角度,进而提升了使用体验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吊扇。
背景技术
无叶风扇也叫空气增倍机,它能产生自然持续的凉风,因无叶片,不会覆盖尘土或伤到儿童插进的手指,逐渐的代替了普通的带有叶片的吊扇。
然而,传统的无叶风机出风孔窄,出风角度有限,使用体验感较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针对传统的吊扇出风孔窄,出风角度有限,使用体验感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吊扇,该吊扇的通过在壳体设置出风叶,并通过设置于出风叶上的出风口排风,扩大了出风范围和出风角度,进而提升了使用体验感。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涉及一种吊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外壁设有进风孔,所述进风孔与所述壳体的空腔连通;风机,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空腔内,所述风机的进风端朝向所述进风孔设置;及出风叶,所述出风叶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出风叶设有进风风道和多个与所述进风风道连通的出风孔,所有所述出风孔沿所述出风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出风叶的外壁,所述进风风道的进风口与所述壳体的空腔连通、且所述进风风道的进风口朝向所述风机的出风端。
上述吊扇在使用时,风机运转,风沿所述进风孔、所述风机的进风端及所述风机的出风端的方向流动,在压力的作用,风流能够沿所述进风风道的进风口进入所述进风风道,并由所述出风孔排出;由于所述出风叶设置于所述壳体,进而增大了出风的范围和出风角度;进一步,所述出风叶包括多个与所述进风风道连通的出风孔,所有所述出风孔沿所述出风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出风叶的外壁,如此进一步提升所述吊扇的出风范围,而且出风均匀,使用体验感较好。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吊扇还包括用于引导风的导流罩,所述导流罩罩设于所述风机,且所述导流罩的出风端朝向所述进风风道的进风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机的外壁设有第一卡接部,所述导流罩的内壁设有第二卡接部,所述导流罩与所述风机通过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配合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罩的出风端的口径沿所述风机的进风端至所述风机的出风端的方向逐渐递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吊扇还包括过滤件,所述过滤件设置于所述进风风道的进风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进风孔沿同一圆周间隔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壁形成进风孔组,至少两个进风孔组沿所述壳体的轴向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与所述壳体的空腔连通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靠近所述风机的出风端,所述出风叶包括进风端,所述进风风道的进风口设置于所述进风端,所述出风叶的进风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出风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叶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03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矿局部通风机自动导风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电风扇机头组件及电风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