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性转向故障自动检测及自动修复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40277.3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34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陶如飞;张东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罗思韦尔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4 | 分类号: | B62D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文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6 | 代理人: | 袁欣琪 |
地址: | 22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性 转向 故障 自动检测 自动 修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性转向故障自动检测及自动修复的方法,包括:静态检测的步骤、动态检测的步骤和故障自动修复处理的步骤;该方法通过系统实现,该系统包括:单片机、线性电阻器、信号采集主触点和信号采集辅助触点;方向盘包括内圈和外圈,内圈固定,外圈环绕着内圈设置在内圈外侧,且外圈能够环绕内圈转动;信号采集主触点和信号采集辅助触点固定在方向盘内圈上,线性电阻器固定在方向盘外圈上。本发明设计合理,操作高效,使用方便,使汽车具有良好的操纵性能,不需要通过信号传感器、分压电路等复杂的电子电气信号处理,故障检测、状态控制和故障修复都通过单片机通过完成,具有故障检测和故障修复速度快、准确度高、灵敏度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性转向故障自动检测及自动修复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汽车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越来越多地走进千家万户。人们对汽车的各种性能尤其是安全性能尤其越来越高。汽车转向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其在车辆的安全行驶、减少交通事故、保护驾驶员的人身安全以及改善驾驶员的工作条件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现有技术的汽车转向性能较差,安全性、精准性都差强人意,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避免出现上述技术缺陷的线性转向故障自动检测及自动修复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线性转向故障自动检测及自动修复的系统,包括:单片机、线性电阻器、信号采集主触点和信号采集辅助触点;方向盘包括内圈和外圈,内圈固定,外圈环绕着内圈设置在内圈外侧,且外圈能够环绕内圈转动;信号采集主触点和信号采集辅助触点固定在方向盘内圈上,线性电阻器固定在方向盘外圈上。
进一步地,外圈与内圈之间通过滑轨装置设置在一起。
进一步地,方向盘外圈的内侧安装了8个相同规格的线性电阻器,分别为沿顺时针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电阻器、第二电阻器、第三电阻器、第四电阻器、第五电阻器、第六电阻器、第七电阻器和第八电阻器,左右对称安装,左右两边各安装4个,第一电阻器、第二电阻器、第三电阻器和第四电阻器安装在外圈左侧,第五电阻器、第六电阻器、第七电阻器和第八电阻器安装在外圈右侧;外圈左侧的四个线性电阻器和外圈右侧的四个线性电阻器的电压正负极方向是相反的。
进一步地,第一电阻器、第三电阻器、第五电阻器和第七电阻器所在的圆的直径小于第二电阻器、第四电阻器、第六电阻器和第八电阻器所在的圆的直径,即第一电阻器、第三电阻器、第五电阻器和第七电阻器比第二电阻器、第四电阻器、第六电阻器和第八电阻器更靠近内圈。
进一步地,信号采集主触点包括分别与所述单片机相连接的第一主触点、第二主触点;信号采集辅助触点包括分别与所述单片机相连接的第一左触点、第二左触点、第三左触点、第四左触点、第一右触点、第二右触点、第三右触点和第四右触点;第一主触点和第二主触点固定安装在方向盘内圈上的0刻度位置;第一左触点、第四左触点、第二左触点、第三左触点、第三右触点、第二右触点、第四右触点和第一右触点依次顺时针固定在内圈上,其位置分别为从内圈上0刻度位置顺时针旋转45°、81°、90°、135°、225°、270°、279°和315°的角度得到。
一种线性转向故障自动检测及自动修复的方法,包括:静态检测的步骤、动态检测的步骤和故障自动修复处理的步骤。
进一步地,静态检测即检测线性电阻器故障,具体步骤包括:
通过电子线路将每一个线性电阻器的两端和中间一点的信号引出,单片机端口直接采集三个点的电平信号,如果中间一点的电压值为总电压值的一半,则该线性电阻器正常,如果中间一点的电压等于两端任一点的电压,则判定该线性电阻器故障,单片机根据电阻器故障信息进行线性电阻器故障处理。
进一步地,动态检测的具体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罗思韦尔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罗思韦尔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02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转向传动机构及汽车转向系统
- 下一篇:车辆转向侧倾联动机构及侧倾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