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抗冲、耐磨PP/PA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37117.3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88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汪蓓蓓;周玲玲;郑娜;肖陆飞;梁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77/00;C08L51/06;C08L25/06;C08K5/134;C08K5/372;C08K5/098;C08K5/3475;C08K9/06;C08K3/34;C08K7/00;C08K13/06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0 | 代理人: | 吴蓉 |
地址: | 239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抗冲 耐磨 pp pa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抗冲、耐磨PP/PA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一种高抗冲耐磨PP、PA复合材料由PP100份、PA 30‑40份、相容剂10‑15份、抗氧剂0.2‑0.5份、稳定剂0.2‑0.5份、润滑剂0.2‑0.5份、自制填料10‑15份组成,将其按照配比经过高速混合机混合均匀后加入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造粒,制备的PP/PA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冲击性能优异、低温冲击性能耐磨等。本发明制备的高抗冲、耐磨PP/PA复合材料用于汽车、电子电器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抗冲耐磨PP/PA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丙烯(PP),是由丙烯聚合而制得的热塑性树脂,按甲基排列位置分为等规聚丙烯(isotactic polypropylene)、无规聚丙烯(atactic polypropylene)和间规聚丙烯(syndiotactic polypropylene)三种。无毒、无味,密度小,强度、刚度、硬度耐热性均优于低压聚乙烯,可在100℃左右使用,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能和高频绝缘性且不受湿度影响,但低温时变脆,不耐磨、易老化。聚丙烯的抗冲击性能差,耐磨性不能满足高强度损耗的需求,严重限制其应用范围。
聚酰胺(PA),指主链节含有极性酰胺基团(-CO-NH一)的高聚物。PA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优良的力学性能,尼龙的机械强度高,韧性好;润性、耐摩擦性好。尼龙具有很好的自润性,摩擦系数小,从而,作为传动部件其使用寿命长;优良的耐热性,如尼龙46等高结晶性尼龙的热变形温度很高,可在150℃下长期期使用;异的电绝缘性能,尼龙的体积电阻很高,耐击穿电压高,是优良的电气、电器绝缘材料;优良的耐气候性;吸水性大,饱和水可达到3%以上,在一定程度影响制件的尺寸稳定性。
提高PP复合材料冲击性能的方法在PP/弹性体二元共混体系虽有很好的韧性效果,但往往降低了材料的强度和刚度;提高PP复合材料耐磨性的传统做法在PP复合材料中加入耐磨剂PTFE或者二硫化钼同时与矿物质复合,但是这种途径获得材料韧性及抗抗击性能较差,在低温环境中产品容易催化、破碎。
利用PP/PA共混,可以改善冲击性能,但是PP是非极性高分子,PA是极性高分子,两者相容性很差,本申请通过添加复配相容剂和自制填料,不降低材料的刚度和强度,大幅度提高PP/PA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和耐磨性能,尤其低温冲击性能。
发明内容
一种高抗冲、耐磨PP/PA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下述组分按重量份制备而成:
所述的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弹性体和噁唑啉官能化聚苯乙烯,两者用量比为7:3。
一种高抗冲、耐磨PP/PA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组分中还包括10-15份自制填料,所述的自制填料由凹凸棒土和叶蜡石经过400-450℃煅烧3小时,冷却至室温,在球磨机中研磨2H后,过2500目筛,再经过8-10%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醇溶液进行表面处理获得,凹凸棒土与叶蜡石的比例为5:2。
所述的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弹性体接枝0.9-1.2%。
所述的噁唑啉官能化聚苯乙烯接枝率1.1-1.6%。
所述的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弹性体接枝率1.0%,噁唑啉官能化聚苯乙烯接枝率1.3%。
所述的抗氧剂为β-(3,5-二叔丁基-4-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和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
所述的润滑剂为硬脂酸钙、硬脂酸锌、石蜡中的一种或及几种。
所述的稳定剂为2-(2-羟基-3,5-二叔戊基)苯并三唑、癸二酸双-2,2,6,6-四甲基哌啶醇酯、N,N-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N,N-二醛基己二胺中一种或者几种。
一种高抗冲、耐磨PP/PA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滁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71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增强增韧聚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塑料密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