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回收汽车座椅面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35316.0 | 申请日: | 2018-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1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白权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可隆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08 | 分类号: | B32B3/08;B32B9/00;B32B9/04;B32B5/24;B60N2/58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2 | 代理人: | 李姗姗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西青区西***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层 面料层 汽车座椅 可回收 汽车座椅面料 人工软骨 气管 竹炭纤维材料 聚氨酯泡沫 绿色环保 弹性层 聚氨酯 再利用 填充 镶嵌 回收 安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回收汽车座椅面,包括面料层、减震层、底层和气管;表面的面料层和位于表层下方的减震层,位于所述减震层下端的采用竹炭纤维材料制成的底层,所述减震层内部镶嵌有若干填充有空气的聚氨酯气管,所述减震层采用ACF人工软骨泡沫制成,所述面料层、减震层、底层厚度比例为1: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汽车座椅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层厚度为2‑4cm,本发明的汽车座椅面料成分单一,便于回收再利用,采用ACF人工软骨泡沫制成为汽车座椅面料的弹性层,与采用聚氨酯泡沫相比具有更舒适、安全、绿色环保的优势。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座椅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回收汽车座椅面。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汽车座椅面料大多采用“三明治”结构,表面为经编针织或机织物,中间层为聚氨酯发泡海绵层,底布为针织物,三者采用火焰熔合的方式复合而成。传统以聚氨酯泡沫为中间层的汽车座椅面料,不仅在加工过程中存在污染,而且成品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聚氨酯泡沫的老化分解,其使用年限短,遇火灾时,燃烧产生的气体可将乘车人闷晕,丧失行动能力,而且与表层面料的成分不同,造成了在回收利用过程中的困难。
为了克服聚氨酯泡沫及火焰复合的缺陷,利于汽车座椅面料的回收再利用,本发明专利提供一种成分单一、可一体化回收再利用的汽车座椅面料。
因此,发明一种可回收汽车座椅面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汽车座椅面料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回收汽车座椅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回收汽车座椅面,面料层、减震层、底层和气管;表面的面料层和位于表层下方的减震层,位于所述减震层下端的采用竹炭纤维材料制成的底层,所述减震层内部镶嵌有若干填充有空气的聚氨酯气管。
优选地,所述减震层采用ACF人工软骨泡沫制成。
优选地,所述面料层、减震层、底层厚度比例为1:2:1。
优选地,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汽车座椅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层厚度为2-4cm。
本发明的汽车座椅面料成分单一,便于回收再利用,采用ACF人工软骨泡沫制成为汽车座椅面料的弹性层,与采用聚氨酯泡沫相比具有更舒适、安全、绿色环保的优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三维轴侧结构图。
图中,
1-包装箱箱体、2-支撑脚、3-剪式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如图1所示,该可回收汽车座椅面,包括面料层1、减震层2、底层3和气管4;表面的面料层1和位于表层下方的减震层2,位于减震层2下端的采用竹炭纤维材料制成的底层3,减震层2内部镶嵌有若干填充有空气的聚氨酯气管4,减震层2采用ACF人工软骨泡沫制成,面料层1、减震层2、底层3厚度比例为 1:2:1,面料层1厚度为2-4cm。
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可隆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可隆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53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线湿部原纸对齐系统
- 下一篇:光学装饰件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