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随钻电阻率测井方法和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33407.0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82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于增辉;柳杰;侯洪为;王显南;高永德;刘耀伟;王芝环;张中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迅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李红爽;龙洪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阻率 测井 方法 测量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随钻电阻率测井方法和测量装置,该随钻电阻率测量装置包括:金属钻铤、多深度测量电极和至少两个发射线圈;所述多深度测量电极设置在所述金属钻铤上,至少两个发射线圈套设在所述金属钻铤上,且分别位于所述多深度测量电极两侧的不同距离处。本发明公开的随钻电阻率测井方法和测量装置,能够实现井壁附近不同深度范围地层信息的测量和高分辨率井眼成像地质评价,以及具备一定的地层边界识别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开发技术领域,尤指一种随钻电阻率测井方法和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进一步深入,大斜度井和水平井得到大量应用,运用常规电缆测井仪器进行测量的方式受到限制。随钻测井技术实现了钻井过程中地层信息的实时测量,很好的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随钻测井己经成为大斜度井、水平井和小井眼侧钻多分支井油藏评价的重要手段,也是完成大斜度井、水平井钻井设计,实时井场数据采集、解释和现场决策以及指导地质导向钻井的关键技术。同时,由于测量在钻开地层的第一时间进行,泥浆侵入地层的程度低,测量得到的信息更接近于原始地层,能够获取更为准确可靠的测井资料,为储层的实时评价提供了可能。
目前,随钻电阻率测井技术是随钻测井技术之一,随钻电阻率测井能够测量得到反映井壁附近地层电性参数数据,进而用该地层电性参数数据进行地层评价的基本需求。然而,目前采用随钻电阻率测井技术的测量装置只能反映井壁附近一个固定探测深度的地层电性参数数据,无法实现反映不同探测深度的地层电性参数数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随钻电阻率测井方法和测量装置,能够实现井壁附近不同深度范围地层信息的测量。
为了达到本发明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随钻电阻率测量装置,包括:金属钻铤、多深度测量电极和至少两个发射线圈;所述多深度测量电极设置在所述金属钻铤上,至少两个发射线圈套设在所述金属钻铤上,且分别位于所述多深度测量电极两侧的不同距离处;其中:
所述至少两个发射线圈用于作为激励源,在接收到恒定的低频交流电源时,在相应发射线圈两侧的金属钻铤上产生恒定的驱动电压,以形成不同源距的第一电流回路;所述多深度测量电极用于分别测量不同源距的第一电流回路中的第一电流;所述第一电流用于确定相应的第一地层电阻率,所述第一地层电阻率用于反映地层的电性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随钻电阻率测井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恒定的低频交流电源时,在不同探测距离处产生恒定的驱动电压,以分别形成不同源距的第一电流回路;
分别测量不同源距的第一电流回路中的第一电流;所述第一电流用于确定相应的第一地层电阻率,所述第一地层电阻率用于反映地层的电性信息。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随钻电阻率测井方法,包括:
获取不同源距的第一电流回路中的第一电流;
其中,所述不同源距的第一电流回路根据在恒定的低频交流电源时,在不同探测距离处产生恒定的驱动电压分别形成;
根据所述第一电流确定相应的第一地层电阻率,所述第一地层电阻率用于反映地层的电性信息。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控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执行指令;处理器调用所述执行指令,用于执行如第三方面实施例所述的随钻电阻率测井方法。
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随钻电阻率测量仪器,包括如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随钻电阻率测量装置和如第四方面实施例所述的主控设备,所述随钻电阻率测量装置和所述主控设备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迅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迅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34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