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轴杆类零件的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32352.1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15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潘文鼎;佘邵平;袁鹏;贾广营;曾庆飞;李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3204 | 分类号: | F16J15/3204;F16J15/3268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刘牧 |
地址: | 43008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轴杆类 零件 密封 装置 | ||
一种船舶轴杆类零件的密封装置,所述的密封装置由Y型皮碗,应急密封装置,壳体,内端盖和外端盖组成,所述的应急密封装置由齿轮杆、齿轮环、推力环、O型圈和止推环组成;所述的齿轮杆一部分设置在船舱内,另一部分设置在壳体内,所述齿轮杆在壳体内部分的外圆周面上刻有齿轮A,所述的齿轮环外圆周面上刻有齿轮B,所述的齿轮杆与齿轮环通过齿轮A和齿轮B相互啮合连接,所述齿轮环的内孔中制有内螺纹,所述的推力环为凸台形状,在凸起一侧的外圆表面上对应齿轮环的内孔制有外螺纹,所述推力环的平面一侧经O型圈与止推环相连接,所述止推环的另一面与Y型皮碗的平面一侧相连。操作简单,控制方便,制作简单,密封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密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轴杆类零件的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在水下比较容易漏水的地方是传动轴,水下位置越深,压力越大,船舶内外的压差也越大,泄漏的可能性越大,直接影响到船舶的安全运行,因此对船舶密封装置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解决传动轴与船体连接部分的密封,防止船外的水漏进船里,传统的船舶密封方式主要采用径向密封装置,当常规密封结构将失效,这时需要一种应急密封装置,保证水无法进入船舱内,有时间进行坏损零件的更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密封装置没有应急密封设置的问题,提供一种船舶轴杆类零件的密封装置,当常规密封失效时,可以使用应急密封装置临时发挥作用。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船舶轴杆类零件的密封装置,所述的密封装置由Y型皮碗,应急密封装置,壳体,内端盖和外端盖组成,所述Y型皮碗的内径等于传动轴的外径,所述Y型皮碗的外径等于壳体的内径,所述Y型皮碗的凹槽一侧朝向船体外部的外端盖,所述的Y型皮碗与外端盖之间固定有皮碗压环,所述的皮碗压环一端压在Y型皮碗的凹槽中,另一端与外端盖相接;所述的应急密封装置由齿轮杆、齿轮环、推力环、止挡件、O型圈和止推环组成;所述的齿轮杆一部分设置在船舱内,另一部分设置在壳体内,所述齿轮杆在壳体内部分的外圆周面上刻有齿轮A,所述的齿轮环外圆周面上刻有齿轮B,所述的齿轮杆与齿轮环通过齿轮A和齿轮B相互啮合连接,所述齿轮环的内孔中制有内螺纹,所述齿轮环的一侧贴在内端盖上,另一侧与止挡件相接触,所述止挡件的外径大于壳体的内径,止挡件的最小内径大于齿轮环的内径,止挡件的直径较大的一部分贴在壳体与内端盖连接部位的内台阶面上,直径较小的另一部分可与所述的推力环壁相接触,所述的推力环为凸台形的管体,在凸起一侧的外圆表面上对应齿轮环的内孔制有外螺纹,且所述的外螺纹与齿轮环的内孔中的内螺纹相旋合,所述推力环的平面一侧经轴用O型圈和孔用O型圈与止推环相连接,所述止推环的最大外径等于壳体的内径,所述止推环的最小内径等于传动轴的直径,所述止推环的另一面与Y型皮碗的平面一侧相连。
所述的内螺纹和外螺纹均为细牙螺纹。
所述的齿轮环的最大轴向宽度大于或等于推力环凸起部分的轴向宽度。
所述推力环凸起部分的最大外径等于齿轮环的内径,所述推力环平面部分最大外径等于壳体的内径,所述推力环最小内径等于传动轴的直径。
所述轴用O型圈和孔用O型圈各有2条,所述轴用O型圈和孔用O型圈的线径相同,所述轴用O型圈的内径等于传动轴的外径,所述孔用O型圈的外径等于壳体的内径,所述的2条轴用O型圈和2条孔用O型圈叠放一起。
所述的推力环的平面一侧上设有轴用O型圈弧槽A和孔用O型圈弧槽A,所述止推环朝向推力环的平面一侧上设有轴用O型圈弧槽B和孔用O型圈弧槽B,所述轴用O型圈弧槽A和轴用O型圈弧槽B的槽底到传动轴径向距离为1/2的轴用O型圈A的线径,所述孔用O型圈弧槽A和孔用O型圈弧槽B的槽底到壳体径向距离为1/2的孔用O型圈的线径。
所述止挡件上直径较大且未与齿轮环相接触那一部份的厚度等于或小于壳体与内端盖连接部位内台阶面的深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23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轴端密封结构
- 下一篇:汽车密封系统及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