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蛋白层析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28101.6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4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刘超;岑云东;叶何玉;大林聂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赛谱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李婧宇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控制单元 串口服务器 控制系统 层析 阀控制装置 蛋白 通讯接口 通讯模块 串口 电源控制模块 压力采集模块 动态混合器 气泡传感器 系统集成度 存储模块 功能需求 检测模块 控制模块 选择模块 用户扩展 流动相 收集器 信号线 前柱 主机 | ||
1.一种蛋白层析控制系统,它包括主机(1)、多个泵、多个检测器、多个阀、组分收集器(7)、通过以太网口连接至主机(1)的串口服务器(2),串口服务器(2)分别与多个泵和多个检测器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蛋白层析控制系统还包括与串口服务器(2)相连接的阀控制装置(3),该阀控制装置(3)包括微控制单元(31)、通讯模块(32)、存储模块(33)、与微控制单元(31)相连接的多个通讯接口(34)以及分别与微控制单元(31)相连接的流动相选择模块(35)、阀电源控制模块(36)、动态混合器控制模块(37)、气泡传感器检测模块(38)、柱前柱后压力采集模块(39),微控制单元(31)通过通讯模块(32)与串口服务器(2)相连接,从而实现与主机(1)之间的信号交互,多个通讯接口(34)分别与多个阀和组分收集器(7)相一一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蛋白层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通讯接口(34)与多个阀和组分收集器(7)之间均为双向信号传输,流动相选择模块(35)与微控制单元(31)之间的信号传输方向为从流动相选择模块(35)至微控制单元(31),阀电源控制模块(36)与微控制单元(31)之间的信号传输方向为从微控制单元(31)至阀电源控制模块(36),动态混合器控制模块(37)与微控制单元(31)之间的信号传输方向为从微控制单元(31)至动态混合器控制模块(37),气泡传感器检测模块(38)与微控制单元(31)之间的信号传输方向为从气泡传感器检测模块(38)至微控制单元(31),柱前柱后压力采集模块(39)与微控制单元(31)之间的信号传输方向为从微控制单元(31)至流动相选择模块(35)。
3.根据权利要求1蛋白层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讯模块(32)、存储模块(33)集成于微控制单元(3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蛋白层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阀控制装置(3)还包括与通讯模块(32)相连接的主机通讯接口(34),该主机通讯接口(34)与串口服务器(2)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蛋白层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阀和组分收集器(7)上分别具有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蛋白层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柱前柱后压力采集模块(39)与微控制单元(31)之间连接有滤波放大器和模数转换器。
7.根据权利要求1蛋白层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微控制单元(31)接收主机(1)下发的指令并进行解析而生成控制信号,然后将该控制信号相应地发送至多个阀、组分收集器(7)、阀电源控制模块(36)、动态混合器控制模块(37)、柱前柱后压力采集模块(39)中的一个或多个。
8.根据权利要求1蛋白层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微控制单元(31)分别接收并读取多个阀、组分收集器(7)、流动相选择模块(35)、气泡传感器检测模块(38)、柱前柱后压力采集模块(39)所发送的数据,通过上述通讯模块(32)上传至主机(1),存储模块(33)存储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1蛋白层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微控制单元(31)读取数据后,当分析出该数据超过标准值时,则向主机(1)上传告警信号,主机(1)接收该告警信号后,下发指令控制相应的部件停止工作。
10.根据权利要求1蛋白层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阀包括进样阀(61)、柱位选择阀(62)、收集阀(63)、缓冲阀(64,65)、样品选择阀(66),多个泵包括系统泵(41,42)、样品泵(43),多个检测器包括紫外检测器(51)、pH检测器(52)、电导率检测器(5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赛谱仪器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赛谱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810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