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大蒜中S-烯丙基半胱胺酸含量的两阶段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25105.9 | 申请日: | 2018-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2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吴荣聪;陈颐安;陈昱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育生(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9/00 | 分类号: | A23L19/00;A23L5/30;A23L5/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甘紫红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蒜 超声波处理 半胱胺 烯丙基 大蒜颗粒 两阶段 加工 熟成 蒜头 新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大蒜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大蒜中
背景技术
当大蒜组织受到切、破碎甚至熟成时,位于液泡中的γ-GTP会将位于细胞质中的GSAC(glutamyl-
故若使用诸如冷冻解冻等传统方法,则会破坏细胞壁而释出所有含硫胺基酸,其中包含大蒜臭味来源的脂溶性含硫胺基酸,使消费者对于此类加工大蒜的接受度降低。另,已知可借由将新鲜大蒜进行发酵(酶化)形成黑蒜,来提高大蒜中大蒜烯(Ajoene)和
而本发明首先尝试将大蒜保持在完整外观的状态下,借由超声波产生的空穴效应及震荡作用使大蒜细胞结构受到破坏,促进酵素与基质的接触,并在超声波预处理后,将大蒜放置于酵素最适反应温度,促使酵素型反应生成
于本发明所称的“大蒜”即俗称的“蒜头”,为大蒜植株的鳞茎,由鳞芽(蒜瓣)组成,呈球状扁圆或椭圆形,为贮藏养分和繁殖的器官,也是供人们食用的主要部分。每个鳞芽(蒜瓣)是由一个营养芽和二片成熟叶片(一片肥大为肉质鳞片,一片干缩为膜状的覆盖鳞片)组成,着生在叶腋的茎盘上,其外又为多层叶鞘包裹,生长后期叶片、叶鞘中养分输往鳞芽使的肥大成熟,故实际上蒜瓣是大蒜叶腋内的侧芽肥大而成。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大蒜中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为:
一种提高大蒜中
该超声波的频率为28-56 kHz。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超声波处理的频率28或40 kHz,该超声波处理时间为3小时。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超声波处理于真空下进行。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加热熟成是于40℃的温度下进行熟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育生(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育生(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51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沙棘果蜜脆
- 下一篇:一种鲜魔芋制作的魔芋豆腐及其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