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蜂窝芯体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24505.8 | 申请日: | 2018-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5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岳喜山;邓云华;高兴强;管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3K1/00 | 分类号: | B23K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蜂窝芯体 金属蜂窝芯 蜂窝芯格 拼焊 变形 焊料 过程产生 波纹带 传统的 成形 拉伸 铺叠 钎焊 芯格 蜂窝 涂抹 错位 调配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蜂窝芯体的制备方法,针对大高度、小芯格蜂窝芯体采用传统方法波纹带成形尺寸精度不足,引起蜂窝拼焊过程产生错位,蜂窝芯体变形等问题,本发明通过精确计算涂抹调配焊料的宽度和间距,以及先钎焊后拉伸的方式制备金属蜂窝芯体,相比于传统的拼焊工艺,本发明能够有效保证蜂窝芯格的尺寸精度,避免蜂窝芯体整体变形,单次铺叠厚度可以达到1m以上,单次可以制备蜂窝芯体5m2以上,蜂窝芯格的尺寸精度高,制备效率大幅度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蜂窝芯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蜂窝壁板结构具有轻质,比强度高,比刚度高,耐高温,防隔热,消音降噪、吸能以及减振等优良特性,在飞机机身、机翼、发动机舱门等部位采用蜂窝壁板结构可以有效减轻飞机的结构重量,提高结构效率,还能够提高飞机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目前对于不锈钢、高温合金蜂窝芯体的制备方法为先滚轮成形,再进行电阻点焊或激光点焊拼焊,蜂窝芯体拼焊后采用钎焊的方法实现蜂窝芯格壁之间的连接,该方法制造工序多,效率较低,尺寸精度差,无法有效满足批量生产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蜂窝芯体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不锈钢、高温合金蜂窝芯体的制备方法效率低,尺寸精度差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蜂窝芯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取镍基粉末焊料用粘结剂稀释,均匀混合得到调配焊料;
S2:取第一箔带,在第一箔带上以等间距间隔涂抹调配焊料构成多个宽度相等的焊料区;
S3:取第二箔带,对齐第一箔带和第二箔带的两端,在第二箔带上以等间距间隔涂抹调配焊料构成多个宽度相等的焊料区,使第二箔带上的焊料区与第一箔带上的焊料区均匀交错;
S4:在第一箔带和第二箔带上的相邻焊料区之间涂抹阻焊剂,焊料区的宽度为D,相邻焊料区的间距为
S5:重复步骤S2-S4,得到多个第一箔带和第二箔带;
S6:交替堆叠多个第一箔带和第二箔带并压紧;
S7:将堆叠并压紧后的箔带放入真空炉中钎焊;
S8:以垂直于箔带表面的方向拉伸钎焊后的箔带,得到金属蜂窝芯体。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涂抹调配焊料之前,还包括:用丙酮或酒精清除第一箔带和第二箔带上的杂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箔带和第二箔带的两端设置定位孔,对准定位孔交替堆叠多个第一箔带和第二箔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堆叠并压紧后的箔带间的平均配合间隙小于0.1mm。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钎焊的温度为1010-1160℃,保温时间为10-30min。
本发明提供的金属蜂窝芯体的制备方法,通过精确计算涂抹调配焊料的宽度和间距,以及先钎焊后拉伸的方式制备金属蜂窝芯体,相比于传统的拼焊工艺,本发明能够有效保证蜂窝芯格的尺寸精度,避免蜂窝芯体整体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配焊料涂抹方式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箔带堆叠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钎焊后的箔带拉伸示意图。
图中标号表示:
1-第一箔带,2-第二箔带,3-焊料区,4-阻焊剂,5-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45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