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流换流站二次系统图纸识别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18771.X | 申请日: | 201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6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孔祥平;高磊;王晨清;张弛;林金娇;李娟;陈实;黄哲忱;弓新月;帅辉明;王晓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博力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F17/22;G06N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张欢欢 |
地址: | 2111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图纸 连接关系 二次系统 元件对象模型 直流换流站 构建 二次回路 工程项目 关联关系 连接回路 逻辑建立 模型解析 图纸文件 元件构建 元件属性 换流站 调试 关联 便利 | ||
本发明公开了直流换流站二次系统图纸识别方法,包括以下过程:识别出单个工程项目的图纸文件中每页图纸中包含的各元件;针对每页图纸,根据其包含的各元件构建对应的包含元件属性的元件对象模型,根据各元件间的连接关系构建对应的连接关系模型,根据图纸类型构建对应的图纸模型,图纸模型中包含各元件对象模型和连接关系模型;根据所有图纸的图纸模型解析各元件关联,建立二次系统完整连接回路。本发明根据不同元件之间的连接逻辑建立二次系统完整的元件对象模型和连接关系模型,通过不同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属性,判断各图纸之间的关联关系,建立完整的二次回路连接关系,极大的便利了换流站的调试和运检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直流输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流换流站二次系统图纸识别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特高压直流换流站的安装、调试、运行和检修工作中均需要反复查询二次系统工程图纸,工程图纸中准确详细的描述了二次系统的保护、控制、测量等功能和接线方式。由于特高压直流换流站的工艺复杂,设备众多,因此整个工程项目涉及的图纸数目庞大,人工查阅工作量极大、效率低下、错误率高。
工程图纸主要存在形式有:纸质图纸和电子图纸,其中电子图纸可以DWG、DXF、PDF、图片等形式存在,此类电子图纸只能以文件形式存储,通过传统的信息系统来管理图纸文件;各类图纸文件需要采用专用软件解析打开,人工逐一浏览,无法在文件间解析出二次系统完整的连接和关联关系,形成整个二次系统的原理和接线模型;针对DXF格式文件,能够解析出的有效数据主要以点、线和文本形式存在,很难进行数据关联分析。
要对工程图纸进行识别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工程图纸电子文件识别问题。
目前二次系统工程图纸主要以:纸质文件、CAD、DXF、PDF、图片等形式保存,没有统一格式规范,且很难直接读取其语义。
(2)工程图纸分类问题。
一个工程项目中的二次系统图纸上万张,每个项目的图纸中又分为不同的类型用以表达不同的信息,给图纸的管理、分类、检索带来极大的困难。
(3)工程图纸智能识别问题。
图纸内容识别的工作包括对图中元件的识别以及元件中文字的识别,对信息表格的内容识别以及对各个元件之间连接关系识别。由于元件种类繁杂,各个不同元件之间可能仅存在微小差异。因此普通的图像识别技术会产生识别不精准,耗时长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直流换流站二次系统图纸识别方法及系统,利用神经网络识别二次系统中各种元件,根据不同元件之间的连接逻辑建立二次系统完整的连接和关联关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流换流站二次系统图纸识别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过程:
识别出工程项目的图纸文件中每页图纸中包含的各元件;
针对每页图纸,根据其包含的各元件构建对应的包含元件属性的元件对象模型,根据各元件间的连接关系构建对应的连接关系模型,根据图纸类型构建对应的图纸模型,图纸模型中包含各元件对象模型和连接关系模型;
根据所有图纸的图纸模型解析各元件关联,建立二次系统完整连接回路。
进一步的,所述识别出单个工程项目的图纸文件中每页图纸中包含的各元件的具体过程为:
将单个工程项目的图纸文件转换为图片格式,获得与图纸文件中单页图纸一一对应的图像;
识别出每个图像中包含的各元件。
进一步的,所述将单个工程项目的图纸文件转换为图片格式的具体过程为:
将单个工程项目的图纸文件转换为PDF格式文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博力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博力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187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二维平面悬停扑翼气动特性分析方法
- 下一篇:LDW功能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