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荧光增强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13000.1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40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许嘉森;吴诗扬;刘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益善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C09K11/06;C12P17/16;C12R1/425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黄菲;万志香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高新技术产业***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灵菌红素 制备 荧光增强剂 荧光染料 增强剂 近红外荧光染料 细胞 快速荧光 染色步骤 染色过程 染色效果 细胞染色 影响细胞 制备工艺 产业化 常规的 穿透力 缓冲液 产率 应用 清洗 观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灵菌红素在制备荧光染料增强剂中的应用,并提供了一种组分包括灵菌红素与缓冲液的荧光染料增强剂。本发明所述的灵菌红素具有快速荧光增强的能力,对常规的近红外荧光染料的染色效果均有显著的增强效果,由灵菌红素制备得到的荧光增强剂,分子量小,具有很好的细胞穿透力,在对细胞染色后无需清洗即可直接进行观察,简化了染色步骤,同时对细胞的毒性较低,在染色过程中不会影响细胞的活性,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其制备工艺简单,产率高,易于产业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荧光增强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生物荧光成像技术能够在三维尺度上对生物分子、细胞及组织、器官进行实时、可视化的检测,具有非侵入、高分辨率、安全和快速等优势,已被广泛用于肿瘤诊断、生物分子检测、药物分布和代谢等诸多领域。由于生物体本身缺乏可靠有效的信号,通常需要借助外来的标记材料对生物样品进行分析。
荧光染料一般泛指某种化学物质,它们能吸收某一波长的光后发射另一种波长高于或者低于吸收波长的荧光。理想的生物荧光成像用荧光染料应该具有近红外的吸收/发射峰、大的斯托克斯位移、稳定的光性能(耐光漂白)、良好的水溶性、低的生物毒性,并具有一定的反应性官能团便于进一步高性能和多功能的修饰。其可分为无机和有机荧光材料两大类,目前常见的无机荧光材料如贵金属纳米晶簇,半导体量子点,稀土掺杂纳米粒子,碳点等。有机荧光材料相对于无机荧光材料具有品种多,结构易调,荧光量子产率高,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从本质上来看,其结构通常包含可发射荧光的母核以及能改变荧光波长和增强荧光的助色基团。目前,有机荧光染料已被广泛应用于荧光探针,荧光标记,细胞染色,药物示踪等领域。
荧光探针技术以激发荧光报告基团发荧光为手段,利用分子识别基团与待测物之间的特异性结合作用,实现对待测物的定性、定量分析。近年来,荧光探针技术作为生物荧光成像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具有灵敏度高,特征识别性好、操作简单、对生物体无毒无辐射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检测细胞生物体内的氨基酸、核酸、金属离子等物质,并得到迅速发展。荧光探针技术的优点使其成为生物和医药等领域研究中必不可缺的重要技术,并且其应用范围也将越来越广泛和深入。但现阶段对荧光染料的研究开发已趋于成熟,开发新的荧光染料难度较高,因而合理转变思路,适时开发有效的荧光染料增强剂将成为可能,在荧光染料增强剂的作用下,有效提高荧光染料的荧光量子产率、对光耐受性及组织渗透能力等效果。
针对近红外荧光染料的稳定性差,调控位点不足等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更安全、高效、灵敏的荧光增强剂,以提高和改善荧光染料的光物理和光化学性能,使得荧光染料耐光漂白性、水溶性、细胞靶向性及稳定性更好。
微生物天然色素中许多色素被发现不仅具有基本的着色功能,亦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从而被认为是功能性色素。灵菌红素是一类天然红色素的总称,骨架特征为含有三个共轭吡咯环,是由微生物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作为一类功能性色素,随着研究的深入,它的许多生物学活性被陆续发现。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安全、高效、灵敏的荧光增强剂,以提高和改善荧光染料的光物理和光化学性能,使得荧光染料耐光漂白性、水溶性、细胞靶向性及稳定性更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灵菌红素在制备生物荧光成像辅助试剂或生物荧光成像试剂盒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荧光检测试剂盒,包含有灵菌红素。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荧光染料增强剂,包括灵菌红素和缓冲液。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益善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益善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130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