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苯亚氨基酸异丙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11942.6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35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杨科;魏小艳;李正义;孙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57/08 | 分类号: | C07C25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氨基酸 异丙酯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精细化工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制备苯亚氨基酸异丙酯的方法。具体步骤:苯甲酰胺、异丙基溴、六水合高氯酸钴和碳酸银在有机溶剂1,2‑二氯乙烷中40摄氏度搅拌反应12小时,即可得到苯亚氨基酸异丙酯。同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六水合高氯酸钴作为催化剂,一步构建目标产物苯亚氨基酸异丙酯,反应新颖、操作简单且快速高效。此外,该方法不需要使用有毒、易腐蚀和易挥发乙酰氯,对环境友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工领域,涉及一种制备苯亚氨基酸异丙酯的方法。
背景技术
苯亚氨基酸异丙酯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药物中间体和精细化学品的合成。此外,在生物化学中,该类化合物的盐酸盐可以用于蛋白质的修饰。目前,合成苯亚氨基酸异丙酯的方法如下所示:首先在乙酰氯试剂的作用下,以氰化苯和异丙醇为起始原料,零摄氏度反应,其次反应体系加入碳酸氢钠处理得到目标产物丙苯亚氨基酸异丙酯。此类合成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需要使用危害性且毒性较大的乙酰氯和氰化苯为反应原料,不符合目前环境友好的技术特征,而且需要通过两步反应合成目标产物,操作相对比较繁琐。
苯亚氨基酸异丙酯的传统合成方法如下:
由上可见反应起始原料需要使用乙酰氯和氰化苯为反应原料,乙酰氯属于具有高度腐蚀性的有机化学品,且乙酰氯本身容易分解,且具有易挥发,易燃等特性,同时反应过程中会放出当量的有毒有害氯化氢气体。此外,氰化苯是一类中等毒性的试剂,能引起动物组织的痉挛、神经麻痹,也能经皮肤吸收。因此,开发一种低毒、环境友好、操作简单且高效率的合成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效率高、简洁新颖、操作简便以及环境友好的丙苯亚氨基酸异丙酯的方法。
本发明所涉及的合成苯亚氨基酸异丙酯反应步骤如下:将苯甲酰胺、异丙基溴、六水合高氯酸钴和碳酸银依次加入含有反应溶剂的圆底烧瓶中,40摄氏度剧烈搅拌12小时,反应结束后,依次进行反应液浓缩和柱层析分离,即可获得苯亚氨基酸异丙酯。
本发明中溶剂为1,2-二氯乙烷。
本发明中反应体系的浓度为0.1~1.0摩尔/升,优选为0.5摩尔/升。
发明中苯甲酰胺、异丙基溴、六水合高氯酸钴、碳酸银的摩尔比用量为1:2:0.2:2。
本发明中所述的反应温度为20~60摄氏度,优选40摄氏度。
本发明中所述的反应时间为8~24小时,优选12小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将有助于说明本发明,但是不局限其范围。
具体实施例1:
在100mL的圆底烧瓶中依次加入苯甲酰胺(10mmol,1.21g)、异丙基溴(20mmol,2.46g)、六水合高氯酸钴(2mmol,0.73g)、碳酸银(20mmol,5.52g)以及20mL的1,2-二氯乙烷,反温度控制在40摄氏度,并且剧烈搅拌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依次进行反应液浓缩和柱层析分离,即可获得苯亚氨基酸异丙酯(1.48g,91%)。
反应涉及的方程式如下:
具体实施例2:
在100mL的圆底烧瓶中依次加入苯甲酰胺(10mmol,1.21g)、异丙基溴(20mmol,2.46g)、六水合高氯酸钴(2mmol,0.73g)、碳酸银(20mmol,5.52g)以及20mL的1,2-二氯乙烷,反温度控制在25摄氏度,并且剧烈搅拌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依次进行反应液浓缩和柱层析分离,即可获得苯亚氨基酸异丙酯(1.09g,6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119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