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综合管廊施工模板间拉杆固定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09801.0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7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雷斌;林广超;彭伟;张明军;王桃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国泰高新管廊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4G1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6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槽 安装块 内侧壁 板体 侧壁 拉杆固定装置 施工模板 综合管廊 连通孔 施工 固定拉杆 施工效率 拆卸 卡槽 对称 相抵 贯穿 延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综合管廊施工模板间拉杆固定装置,包括两个板体,两个所述板体的侧壁均贯穿设有第一连通孔,两个所述板体相反的一端侧壁均设有第一安装槽,且所述第一安装槽设置在第一连通孔的外侧,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侧壁均对称设有两个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相对的内侧壁均设有卡槽,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均放置有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安装块,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块分别延伸至与其相对的第二安装槽内并与其内侧壁相抵。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不仅能够便于施工人员进行固定拉杆的安装,而且也便于施工人员进行拆卸工作,进而能够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施工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城市综合管廊施工模板间拉杆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十分迅速,但是,由于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起点较低,目前,城市综合管廊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施工方法均较传统,即仍采用脚手架即木胶板等方式,支模误差较大,进而影响施工建设的质量。
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在两个相邻的施工模板之间设置拉杆,在拉杆的作用下,能够确保相邻的两个施工模板之间的距离和位置不会发生变化,进而能够保证施工的质量,但是在实际设置拉杆的过程中,存在拉杆设置不方便、拆卸过程也较为繁琐的弊端,进而增加了施工建设的负担,降低了工作效率,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城市综合管廊施工模板间拉杆固定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拉杆设置繁琐、拆卸不便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城市综合管廊施工模板间拉杆固定装置,其不仅能够便于施工人员进行固定拉杆的安装,而且也便于施工人员进行拆卸工作,进而能够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城市综合管廊施工模板间拉杆固定装置,包括两个板体,两个所述板体的侧壁均贯穿设有第一连通孔,两个所述板体相反的一端侧壁均设有第一安装槽,且所述第一安装槽设置在第一连通孔的外侧,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侧壁均对称设有两个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相对的内侧壁均设有卡槽,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均放置有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安装块,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块分别延伸至与其相对的第二安装槽内并与其内侧壁相抵,所述第一安装块与两个第二安装块之间均设有安装装置,所述安装装置相反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与其相对的卡槽内并均与其内侧壁相抵紧,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块的侧壁均贯穿设有第二连通孔,两个所述第二连通孔之间螺纹连接有固定拉杆。
优选地,所述安装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安装块侧壁上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安装块的内部对称设有两个与第一限位槽相互连通的连接槽,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块的内部对称设有两个中空腔,两个所述中空腔与其相对的连接槽之间均设有连通管,所述第一限位槽相对的内侧壁均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内设置有与其内侧壁相抵的第一安装机构,所述第一安装机构的两端侧壁均延伸与与其相对的第二限位槽内并与其内侧壁相抵,所述第一安装机构的侧壁对称设有两个第二安装机构,两个所述连接槽的内侧壁均设有第三限位槽,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机构分别延伸至与其相对的第三限位槽内并均与其内侧壁相抵,所述中空腔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块,所述第一活塞块与第二安装机构之间设有液压油,所述第一活塞块远离液压油的一端与中空腔内侧壁之间连接有多个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活塞块远离液压油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远离第一活塞块的一端贯穿第二安装块的侧壁并与其相对的卡槽内侧壁相抵紧,所述第一安装块内对称设有两个拆卸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国泰高新管廊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国泰高新管廊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098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