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V形尾翼倾角与面积优化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04810.0 | 申请日: | 2018-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80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声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翼 倾角 面积 优化 设计 方法 | ||
1.一种V形尾翼倾角与面积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V形尾翼三轴气动效率修正模型;
步骤2:完成飞机无尾翼构型气动数据计算,并输入优化设计所需的尾翼平面参数、安装位置与尾翼设计约束数据;
步骤3:完成V形尾翼纵向气动效率补偿函数与航向气动效率补偿函数的建立;其中,ksz_v是V形尾翼航向气动效率损失面积补偿系数,是V形尾翼航向气动效率修正系数kaexz_v的倒数;ksz_h是V形尾翼纵向气动效率损失面积补偿系数,是V形尾翼纵向气动效率修正系数kaexz_h的倒数;
具体是通过以下步骤计算得到:
步骤3.1计算A翼面α和B翼面的有效攻角α′,其中A翼面为无倾角常规翼面,B翼面A翼面倾转角度φ后的翼面状态;
α=atan(vz/vx)
vx、vz是自然流在坐标系X轴和Z轴上的速度分量,vzx是B翼面产生当地迎角的速度分量;是尾翼倾角;
步骤3.2计算B翼面攻角损失率kαs,计算公式为:
kαs=1-kαxz;式中kaxz是B翼面当地迎角的修正系数;
步骤3.3:计算B翼面有效速度v′h,计算公式为
式中v是自然流的速度;vx是自然流在坐标系X轴上的速度分量,vzx是B翼面产生当地迎角的速度分量;
步骤3.4:计算B翼面的纵向速压损失kqs_h,计算公式为:
式中kqxz_h是B翼面的纵向速压修正系数;
步骤3.5:计算B、A翼面的下洗梯度比值kεc,计算公式为:
式中Yca为A翼面平均气动弦距机体轴的展向距离,ztA为A翼面相对机翼的高度,bw是机翼展长,ztB为B翼面相对机翼的高度,φ为倾转角度;
步骤3.6:计算由下洗梯度变化产生的B翼面气动效率修正系数kεxz,计算式为:
式中,为A翼面下洗梯度,kεc是下洗梯度比值;
步骤3.7:计算B翼面的有效升力线斜率CLayxB,计算公式为
式中,C′L是B翼面的升力系数,kεxz是B下洗梯度变化产生的B翼面气动效率修正系数,kNxz h是B翼面的升力L'是其法向力N的余弦分量,CLayxA是A翼面的有效升力线斜率;
步骤3.8:计算V形尾翼纵向气动效率修正系数kaexz_h,计算公式为
其中,kzexz_h是V形尾翼纵向气动效率修正系数,CLayxB是B翼面的有效升力线斜率;
步骤3.9:计算V形尾翼纵向气动效率损失kaes_h,计算式为:
kaes_h=1-kaexz_h,式中kaexz_hV形尾翼纵向气动效率修正系数;
步骤3.10计算V形尾翼纵向气动效率补偿函数
式中ksz_h是V形尾翼纵向气动效率损失面积补偿系数,是V形尾翼纵向气动效率修正系数kaexz_h倒数;
具体是通过以下步骤计算得到:
步骤3.11计算C翼面的有效侧滑角β和B翼面的有效侧滑角β′,其中C翼面是无倾角常规翼面旋转90°后的状态,计算式如下:
β=atan(vy/vx)
式中vx、vy是自然流在坐标系X轴和Y轴上的速度分量,vy’是B翼面产生当地侧滑角的速度分量;是尾翼倾角;
步骤3.12计算B翼面侧滑角损失系数kβs,计算公式为
kβs=1-kβxz
式中,kβxz是B翼面侧滑角修正系数;
步骤3.13计算B翼面的航向速压损失kqs_v,计算公式为:
kqs_v=1-kqxz_v
式中,kqxz_v是B翼面的航向速压修正系数;
步骤3.14:计算B翼面的有效侧力导数CCβB,计算公式为:
式中,kNxz_v法向力方向变化的侧力修正系数,C′C是B翼面的侧力系数,β为C翼面的侧滑角,CCβC是C翼面的侧力导数;β′是B翼面的有效侧滑角,kqxz_v是B翼面的航向速压修正值;
步骤3.15:计算V形尾翼航向气动效率修正系数kaexz_v,计算式为:
步骤3.16:计算V形尾翼航向操稳效率损失kaes_v,计算公式为:
kaes_v=1-kaexz_v,式中kaexz_v为V形尾翼航向气动效率修正系数;
步骤3.17:计算V形尾翼航向气动效率补偿函数计算公式为:
步骤4:基于步骤2设计约束数据,设计虚拟平尾与垂尾的面积,再计算V形尾翼纵向与航向操稳效能分配因子Ksf;计算式公式为:
式中是航向气动效率补偿函数,是纵向气动效率补偿函数;Sht为设计虚拟平尾面积,Svt为设计虚拟垂尾面积;步骤5:建立V形尾翼倾角解算方程:式中是航向气动效率补偿函数,是纵向气动效率补偿函数,Ksf是纵向与航向操稳效能分配因子;是V形尾翼倾角解算函数;
步骤6:数值求解V形尾翼倾角解算方程,得到尾翼倾角
步骤7:计算V形尾翼面积优化设计值Sv,计算公式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形尾翼倾角与面积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建立V形尾翼三轴气动效率修正模型,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建立纵向操稳效率损失面积补偿函数;
步骤1.2:建立横航向气动效率损失面积补偿函数;
步骤1.3:尾翼纵向与横航向的面积补偿曲线,完成V形尾翼三轴气动效率修正模型的建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0481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