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力发电机轴承电流的测量装置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02896.3 | 申请日: | 2018-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45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陈薛梅;蔡梅园;罗元宏;聂思宇;柯余东;张迁;韩花丽;杜炜;王守良;王忠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G01R19/08 |
代理公司: | 重庆棱镜智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2 | 代理人: | 李兴寰 |
地址: | 40112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力发电机 轴承 电流 测量 装置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风力发电机轴承电流的测量装置及其应用,包括发电机、PWM变流器、编码器、齿轮箱和示波器,发电机的定子与所述PWM变流器的机侧通过第一电缆连接,发电机的转子与齿轮箱通过联轴器连接,且转子两端安装有接地电刷,示波器一端与接地电刷连接,另一端接至发电机机壳并接地,编码器安装在发电机的非驱动端,且编码器与PWM变流器通过第二电缆连接,利用示波器得出轴电压U,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得出轴承电流,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准确、规范地对轴承电流进行计算和测量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轴承电流的测量装置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发电机是风力发电机组的核心部件,其运行的可靠性直接影响机组的稳定性,根据对某MW机型的发电机故障统计,轴承故障为影响发电机运行的主要因素,其中轴承电蚀发生率较高。
轴电压产生的原因大体上可分为两类:电机自身因素和变流器因素。电机自身产生轴电压主要有三个方面:磁通不对称产生的轴电压、剩磁产生的轴电压(永磁电机)、静电荷产生的轴电压。变流器主要是由于共模电压而引起的轴电压。变频器的高频部分进入发电机以后,在发电机轴承、轴承绝缘的分布电容上进行充放电,从而引起轴电压和轴电流;另外,变频器正常工作时会产生共模电压和差模电压,从而感应到发电机转子上形成轴电压和轴电流。轴电流大部分经机壳、接地碳刷导入大地,但仍有部分电流在绝缘失效或者油膜击穿后会流经轴承,这部分轴承电流会对轴承造成损坏。轴承电蚀的发生主要是因为轴电压(轴承电流)超过了轴承油膜阈值电压时,不断在轴承的内圈、外圈、滚动体之间的油膜(约0.005mm)充放电,击穿油膜,形成火花放电,在轴承内圈的外表面和外圈的内表面可见明显的搓衣板纹,从而引起轴承早期失效。
由于轴承电流不可直接被测量所得,因此现有的标准没有对轴承电流的测量标准和方法规定,也没有计算方法。国家标准《GBT 1029-2005三相同步电机试验方法》对轴电压的测量有规定,被试电机在额定电压、额定转速下空载运行进行轴电压的测量。国家标准《GBT 23479.1-2009风力发电机组双馈异步发电机第1部分:技术条件》要求轴电压小于0.5V。《IEC60034-17Cage induction motors when fed from converters》仅指出轴电压(峰值)小于500mV时不需要任何保护以及大于500mV时需要增加保护设备。在《GLGuideline 2010》的8.2.7(2)规定,要求流过轴承的电流密度小于0.1A/mm2,但仍没有轴承电流的测量方法或者计算方法。
经检索,与本方案相关的技术有两个:1、CN200980127705-用于测量电机中的轴承电流的方法和设备;2、CN201080065139-具有能量转换器的轴承电流传感器装置。专利号CN200980127705提出了一种用于测量电机中的轴承电流的设备和方法,主要采用了由轴承附近安装天线检测放电时的射频信号,并将该信号传输至示波器,对采集的射频信号进行积分或计数,从而计算出轴承电流;专利号CN201080065139提出了一种安装在轴旁或轴上将机械能转化成为电能的传感器装置,并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传送至检测装置。以上两个发明都介绍了轴电流的检测和评估装置,与本发明最大区别在于不涉及轴承电流的详细计算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一种风力发电机轴承电流的测量装置及其应用,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准确、规范地对轴承电流进行计算和测量的技术问题。
一种风力发电机轴承电流的测量装置,包括发电机、PWM变流器、编码器、齿轮箱和示波器,所述发电机的定子与所述PWM变流器的机侧通过第一电缆连接,所述发电机的转子与所述齿轮箱通过联轴器连接,且转子两端安装有接地电刷,所述示波器一端与所述接地电刷连接,另一端接至发电机机壳并接地,所述编码器安装在所述发电机的非驱动端,且编码器与所述PWM变流器通过第二电缆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028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