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等离子弧切割系统的自动化的筒检测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01372.2 | 申请日: | 2014-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1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E.布赖恩;J.A.罗伯茨;J.毛;M.霍法;C.古尔德;P.J.特瓦罗;E.M.施普尔斯基;S.M.利波尔德;B.A.汉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别得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H1/34 | 分类号: | H05H1/34;B23K10/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王伦伟;杨思捷 |
地址: | 美国新罕***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等离子弧切割 壳体 可更换 自动化 等离子弧焊炬 电弧发射器 方法和装置 操作参数 操作设定 电弧收缩 壳体联接 连接机构 信息传达 自动建立 自动设定 读取器 检测 配置 | ||
1.用于与等离子弧切割系统一起使用的可更换的筒,所述筒包括:
壳体,其包含涡流部件,所述壳体将所述可更换的筒保持为一体;
用于将所述壳体联接至等离子弧焊炬的连接机构;
连接至所述壳体的喷嘴;
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极;和
弹簧。
2.权利要求1的筒,其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磁铁、螺纹、唇部、闩锁或保持帽中的至少一种。
3.权利要求1的筒,其中所述筒是针对特定切割任务优化和针对不同工件厚度优化的多个可消耗的筒之一。
4.权利要求1的筒,其中所述弹簧能够根据弹簧常数(k)来识别。
5.权利要求1的筒,其还包括护罩。
6.权利要求1的筒,其还包括保持帽。
7.权利要求1的筒,其还包括具有对应于所述筒的类型的可视标记的外表面。
8.权利要求7的筒,其中所述可视标记为颜色。
9.权利要求1的筒,其中的筒类型对应于工件厚度、电流输出或切割过程类型中的至少一个。
10.用于操作等离子弧切割系统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选择如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定义的可消耗的筒;和
在等离子弧切割焊炬中安装可更换的筒,所述可更换的筒包括(i)壳体,其包含涡流部件,所述壳体将所述可更换的筒保持为一体,(ii)连接至所述壳体的喷嘴,(iii)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极,和(iv)弹簧;
在所述等离子弧焊炬中安装不同的筒,所述不同的筒包括不同的喷嘴和不同的电极,以针对不同的工件厚度、不同的电流输出或不同的切割过程类型中的至少一个。
11.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使用所述等离子弧切割系统实施切割或刨削过程。
12.等离子弧切割系统,其包括:
用于供给切割电流的电源;
与所述电源电连通的等离子弧切割焊炬;
根据权利要求1的筒,其包括电极和喷嘴;和
用于基于所述筒设定所述等离子弧切割系统的至少一个操作参数的工具。
13.权利要求12的等离子弧切割系统,其中所述等离子弧切割系统基于所述筒的可消耗组件的特定组合建立多个操作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别得公司,未经海别得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0137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流体模型的微波干涉诊断法
- 下一篇:一种重入式中间注入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