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火电厂AGC调频的储能电池作厂用电备用的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96341.2 | 申请日: | 2018-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3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兀鹏越;郭霞;寇水潮;柴琦;杨沛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9/04 | 分类号: | H02J9/0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电厂 调频 机组 备用 保安电源 储能电池 直流系统 保安系统 储能系统 主厂房 火电机组 蓄电池组 用电安全 重要设备 停用 交流 联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火电厂AGC调频的储能电池作厂用电备用的系统,包括储能系统、主厂房直流系统、机组交流保安电源系统和机组直流保安电源系统;其中,本发明利用火电厂中参与火电机组和储能系统联合AGC调频的蓄电池组,根据主厂房直流系统、机组交流保安电源系统和机组直流保安系统的运行情况,有效适时地为其提供充足的备用,从而避免因厂用电直流系统、机组保安系统故障而引起的重要设备的停用;本发明是一种基于火电厂调频的储能电池作厂用电备用的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厂用电安全可靠性,进而提高电能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电厂厂用电交直流电源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火电厂AGC调频的储能电池作厂用电备用的系统。
背景技术
发电厂中的自动装置、事故照明、继电保护装置、信号装置以及电气设备的远距离操作,一般均采用直流电源供电。这主要得益于蓄电池组独立于交流电,在交流系统发生故障时仍可以正常运行,不仅可以继续给自动装置、信号、控制、继保装置供电,而且还能保证事故照明用电。厂用电直流系统常被视为发电厂的“心脏”,足可见厂用电直流系统在发电厂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与此同时,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供电的可靠性、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保护机组的最后一道防线——事故保安电源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蓄电池组充放电能力受到本身功率、容量和充放电状态的限制,还易出现由于维修管理不到位而导致的实际后备供电时间远小于设计时间的问题。同时,在机组事故保安系统中柴油发电机组被广泛选作机组保安电源,但是实际应用中由于柴发长期处于静止状态以及保养维护的不到位,寒冷环境下冷却水和燃料的防冻问题的原因,使得柴发在事故时的启动成功率不高且运行时间不够长,这在机组发生严重事故时是难以接受的。因此,为厂用电提高有效、安全、可靠的备用是提高发电厂发电质量的重要保障。
如今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机制逐步成完善和成熟,发电机组提供的调频服务可以从电网得到补偿,并且力度不断增强。因此在经济杠杆的驱动下,当前发电企业对改善和提高机组AGC能力的热情高涨,火电机组与储能系统联合AGC调频技术的应用在我国电力行业已经成为新的热点。而大容量的储能电池提供电力系统AGC调频的能力及效果,相对于所有的传统发电设备,有明显的优势。
综上,为电力系统提供AGC调频的大容量储能电池作为厂用电系统的备用提上了重要的日程。在储能调频作为新型、先进技术迅速发展,国内外工程项目如雨后春笋,工程效果显著的背景下,将用于联合调频的储能电池作为主厂房直流系统和机组保安电源的备用无疑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保证电能质量的有效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火电厂直流电源蓄电池组容量小和机组事故保安系统中柴发启动成功率不高、运行时间短,以及储能调频作为新型、先进技术迅速发展的现状,提供了一种基于火电厂AGC调频的储能电池作厂用电备用的系统,其安全可靠性高、接线方式简单,能及时为厂用电提供安全有效的备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火电厂AGC调频的储能电池作厂用电备用的系统,包括储能系统、主厂房直流系统、机组交流保安电源系统和机组直流保安电源系统;其中,
储能系统直接连接至高压厂用母线上;主厂房直流系统连接至储能系统上;机组交流保安电源系统连接至储能系统上;机组直流保安电源系统连接至储能系统上。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储能系统包括第一断路器、干式变压器、双向功率转换装置、第二断路器、储能蓄电池组、第三断路器、第一电缆、第四断路器、第一斩波器、第二电缆、第五断路器、逆变器、第三电缆、第六断路器和第二斩波器;其中,
储能蓄电池组依次通过第二断路器、双向功率转换装置、干式变压器、第一断路器连接至高压厂用母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963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