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路由组网拓扑及其应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95461.0 | 申请日: | 2018-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1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吴泓霖;李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709 | 分类号: | H04L12/709;H04L1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510623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路由 组网 拓扑 及其 应用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双路由组网拓扑及其应用方法,其中拓扑包括客户端、客户端路由器、第一GPON线路、第二GPON线路、第一汇聚路由器和第二汇聚路由器;客户端路由器的LAN口与客户端连接,客户端路由器的第一WAN口通过第一GPON线路与第一汇聚路由器连接,客户端路由器的第二WAN口通过第二GPON线路与第二汇聚路由器连接,第一汇聚路由器与第二汇聚路由器分别连接互联网;客户端路由器、第一汇聚路由器与第二汇聚路由器上分别配置有BFD会话,通过BFD会话实现故障切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和方法,实现了全程物理双路由,不存在单点隐患,同时有效简化了故障切换的配置操作,有利于双路由组网的快速构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路由组网拓扑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互联网专线接入业务能够为客户提供各种速率的专用链路,以便于客户通过专用链路直接连接IP骨干网络,实现方便快捷的高速互联网上网服务。
目前,互联网专线的主要接入方式包括分组传送网(Packet Transport Network,PTN)、同步数字体系(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SDH)以及吉比特无源光网络(Gigabit-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GPON)三类。现有技术中,针对互联网专线进行双路由链路备份的方案主要采用PTN/SDH双路由接入方案。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PTN/SDH双路由接入方案的拓扑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PTN/SDH双路由接入方案利用PTN/SDH成环组网以及通道保护特性,配置接入设备-接入环-汇聚环-汇聚设备的电路通道,可实现接入设备双路由的自动切换。此处,接入设备即客户端PTN(Packet Transport Network,分组传送网),接入环包括上联机房A和B的PTN,汇聚设备包括汇聚路由器A和B。
然而,在PTN/SDH双路由接入方案中,环形组网特性决定其资源覆盖深度不足,较难找到符合双路由接入要求的上联传输设备。此外,PTN/SDH汇聚设备与互联网对接中存在单点故障隐患,未实现全路由的双链路保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双路由组网拓扑及其应用方法,用以解决现有的双路由链路备份的方案资源覆盖深度不足,未实现全路由的双链路保护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双路由组网拓扑,包括客户端、客户端路由器、第一GPON线路、第二GPON线路、第一汇聚路由器和第二汇聚路由器;
其中,客户端路由器的LAN口与客户端连接,客户端路由器的第一WAN口通过第一GPON线路与第一汇聚路由器连接,客户端路由器的第二WAN口通过第二GPON线路与第二汇聚路由器连接,第一汇聚路由器与第二汇聚路由器分别连接互联网;
客户端路由器、第一汇聚路由器与第二汇聚路由器上分别配置有BFD会话,通过BFD会话实现故障切换。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双路由组网拓扑的应用方法,包括:
在客户端部署客户端路由器,配置客户端与客户端路由器的LAN口连接;
开通第一GPON线路实现客户端路由器的第一WAN口与第一汇聚路由器之间的连接,开通第二GPON线路实现客户端路由器的第二WAN口与第二汇聚路由器之间的连接;其中,第一汇聚路由器与第二汇聚路由器分别连接互联网;
分别在客户端路由器、第一汇聚路由器与第二汇聚路由器上配置BFD会话,通过BFD会话实现故障切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954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息推送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数据中心双活系统、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