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换热循环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89390.3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42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杨丽;梁正伟;孙明;胡忠辉;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0 | 分类号: | B60K1/00;B60H1/14;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25;H01M10/6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循环系统 具有 | ||
1.一种车辆换热循环系统(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包(11);
电池包散热器(12),所述电池包散热器(12)与所述电池包(11)之间设置有电池包高温散热回路(110);
用电器(21)和用电器散热器(22),所述用电器散热器(22)与所述用电器(21)之间设置有用电器散热回路(120);
乘员舱加热回路(140),所述乘员舱加热回路(140)具有暖风芯体(32),所述暖风芯体(32)适于向车辆的乘员舱内吹送热风,所述乘员舱加热回路(140)具有三种工作回路,
其中,所述乘员舱加热回路(140)处于第一工作回路(141)时,所述乘员舱加热回路(140)内的换热介质全部流经所述电池包(11);
所述乘员舱加热回路(140)处于第二工作回路(142)时,所述乘员舱加热回路(140)内的换热介质全部流经所述暖风芯体(32);
所述乘员舱加热回路(140)处于第三工作回路(143)时,所述暖风芯体(32)与所述电池包(11)串联,使得所述乘员舱加热回路(140)内的换热介质依次流经所述暖风芯体(32)与所述电池包(11);
所述车辆换热循环系统(100)包括:
第一通路(101)和第二通路(102),所述第一通路(101)内连接有用电器散热器(22),所述第一通路(101)或/和所述第二通路(102)内连接有所述用电器(21);
第三通路(103),所述第三通路(103)内连接有电池包(11);
第四通路(104),所述第四通路(104)内连接有电池包散热器(12);
第五通路(105),所述第五通路(105)内连接有加热器(31);
第六通路(106),所述第六通路(106)内连接有所述暖风芯体(32);
其中,所述第二通路(102)可选择地与第一通路(101)连通以形成所述用电器散热回路(120),所述用电器散热回路(120)可选择地与第三通路(103)连通以形成电池包低温散热回路(130),所述第三通路(103)可选择地与第四通路(104)连通以形成所述电池包高温散热回路(110),所述第三通路(103)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五通路(105)连通以形成所述第一工作回路(141),或者所述第五通路(105)可选择地与第六通路(106)连通以形成所述第二工作回路(142),或者所述第五通路(105)依次与所述第三通路(103)、所述第六通路(106)串联以形成所述第三工作回路(143);
第一三通(41)、第二三通(42)、第三三通(43)、第四三通(44)、第五三通(45)、第六三通(46)、第七三通(47)、第一二位三通阀(51)、第二二位三通阀(52)和第三二位三通阀(53),所述第一三通(41)的三个接口分别与所述第一通路(101)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通路(102)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三通路(103)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二三通(42)的三个接口分别与所述第一通路(101)的第二端、所述第二通路(102)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三通路(103)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三三通(43)的两个接口连接在所述第三通路(103)内且所述第三三通(43)的第三个接口与所述第四通路(104)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四三通(44)的两个接口连接在所述第三通路(103)内且所述第四三通(44)的第三个接口与所述第一二位三通阀(51)的第二出口(b)连通,所述第五三通(45)的两个接口连接在所述第三通路(103)内且所述第五三通(45)的第三个接口与所述第二二位三通阀(52)的第二出口(b)连通,所述第六三通(46)的两个接口连接在所述第五通路(105)内且所述第六三通(46)的第三个接口与所述第六通路(106)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七三通(47)的两个接口连接在所述第三通路(103)内且所述第七三通(47)的第三个接口与所述第五通路(105)的第二端连通;
所述第一二位三通阀(51)的入口与所述第五通路(105)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一二位三通阀(51)的第一出口(a)与所述第六通路(106)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二二位三通阀(52)的入口与第一出口(a)连接在所述第六通路(106)内,所述第三二位三通阀(53)的入口与第二出口(b)连接在所述第三通路(103)内,所述第三二位三通阀(53)的第一出口(a)与所述第四通路(104)的第二端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8939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