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添加连接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87977.0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30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杨金镖;彭东亮;石洪铸;林云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诺瓦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40 | 分类号: | B29C64/40;B29C64/386;B33Y40/00;B33Y50/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汉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99 | 代理人: | 周丹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添加 连接 方法 装置 系统 | ||
1.一种自动添加连接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遍历当前支撑,将与当前最新支撑的距离在预设间距范围内的支撑,作为目标支撑;
S2:根据预设角度和所述当前最新支撑与目标支撑的距离,计算得到连接杆高度;
S3:根据所述连接杆高度和总高度,计算得到预备添加数量;所述总高度为所述当前最新支撑和目标支撑两者顶点中较高点与两者底点中较低点之间的高度差,或者为两者顶点中的较低点减去预设的第一预留高度后,与两者底点中的较低点之间的高度差,或者为两者顶点中的较低点减去预设的第一预留高度后,与两者底点中的较高点再加上预设的第二预留高度后,之间的高度差;
S4:从当前起始点开始,按照所述预设角度和预设直径,生成连接所述当前最新支撑和目标支撑的第一根连接杆;所述当前起始点为所述当前最新支撑和目标支撑两者顶点中的较高点,或者为两者顶点中的较低点减去预设的第一预留高度后,映射在顶点较高的支撑上的位置点;
S5:以前一连接杆的终点为起点,按照所述预设角度和预设直径,生成连接所述当前最新支撑和目标支撑的第二根及以上的连接杆,直至连接杆数量达到所述预备添加数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添加连接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步骤S0:获取用户设置的支撑间距范围,作为所述预设间距范围;获取用户设置的连接杆与支撑之间夹角的角度,作为所述预设角度;获取用户设置的第一预留高度和第二预留高度,作为所述预设的第一预留高度和第二预留高度;获取用户设置的连接杆的直径,作为所述预设直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添加连接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连接杆高度为连接杆在垂直方向的投影高度,将所述当前最新支撑与目标支撑的距离与所述预设角度的正切三角函数值的乘积,作为所述连接杆高度。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自动添加连接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将所述总高度除以所述连接杆高度所得商数,作为所述预备添加数量。
5.一种自动添加连接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生成模块,连接杆计算模块和连接杆生成模块;
所述支撑生成模块,用于在3D模型上生成支撑;
所述连接杆计算模块,用于遍历所述支撑生成模块生成的当前支撑,将与当前最新支撑的距离在预设间距范围内的支撑作为目标支撑;根据预设角度和所述当前最新支撑与目标支撑的距离,计算得到连接杆高度;以及,根据所述连接杆高度和总高度,计算得到预备添加数量;所述总高度为所述当前最新支撑和目标支撑两者顶点中较高点与两者底点中较低点之间的高度差,或者为两者顶点中的较低点减去预设的第一预留高度后,与两者底点中的较低点之间的高度差,或者为两者顶点中的较低点减去预设的第一预留高度后,与两者底点中的较高点再加上预设的第二预留高度后,之间的高度差;
所述连接杆生成模块,用于从当前起始点开始,按照所述预设角度和预设直径,生成连接所述当前最新支撑和目标支撑的第一根连接杆;以及,以前一连接杆的终点为起点,按照所述预设角度和预设直径,在所述当前最新支撑和目标支撑之间,生成第二根及以上的连接杆,直至连接杆数量达到所述预备添加数量;所述当前起始点为所述当前最新支撑和目标支撑两者顶点中的较高点,或者为两者顶点中的较低点减去预设的第一预留高度后,映射在顶点较高的支撑上的位置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添加连接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杆参数设置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设置的支撑间距范围,作为所述预设间距范围;获取用户设置的连接杆与支撑之间夹角的角度,作为所述预设角度;获取用户设置的第一预留高度和第二预留高度,作为所述预设的第一预留高度和第二预留高度;以及,获取用户设置的连接杆的直径,作为所述预设直径。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添加连接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高度为连接杆在垂直方向的投影高度,将所述当前最新支撑与目标支撑的距离与所述预设角度的正切三角函数值的乘积作为所述连接杆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诺瓦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诺瓦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8797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