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转轮分子机械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87934.2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5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延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延进 |
主分类号: | F03G7/10 | 分类号: | F03G7/10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代述波 |
地址: | 6211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转轮 筒体组 转架 地心引力 分子机械 动力装置 滚珠位置 机械设备 锯齿轮状 均匀设置 连续转动 倾斜分布 重力势能 左右两侧 传统的 距离差 做功 滚珠 筒体 替换 体内 申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转轮分子机械,包括转架;所述转架上均匀设置有数量为双数的多个筒体组,且多个筒体组呈锯齿轮状倾斜分布在转架上;所述每个筒体组包括一个以上的筒体,每个筒体内设有滚珠。本申请由于左右两侧所安的滚珠位置的距离差,出现重力势能差,导致自动转轮左右不平衡,从而发生周而复始的连续转动,实现利用地心引力去克服地心引力给物体带来阻力进行做功,本发明可以替换传统的动力装置,为机械设备提供动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转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自动转轮分子机械。
背景技术
目前利用地心引力来做功主要是水能发电方面,然而水能做功通过利用特殊的地势才能实现,不能大规模使用。根据水由高到低产生的动能量这个基本原理可以认定为固体物体受地心引力也能产生动能量,而目前的机械原理都要用动力把物体抛起后向下落来产生动能量,这种方式省力不省功。因此,目前需要设计一种利用地心引力去克服地心引力给物体带来阻力的动力机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自动转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转轮分子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架;所述转架上均匀设置有数量为双数的多个筒体组,且多个筒体组呈锯齿轮状倾斜分布在转架上;所述每个筒体组包括一个以上的筒体,每个筒体内设有滚珠。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自动转轮分子机械,所述每个筒体组包括一个筒体。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自动转轮分子机械,所述每个筒体组包括四个筒体。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自动转轮分子机械,所述转架包括转轴和多个均匀分布在转轴上的连接条板;相邻连接条板之间设有一个所述筒体。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自动转轮分子机械,所述筒体一端到转架中心的距离小于该筒体另一端到转架中心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自动转轮分子机械,所述转架中心与每个筒体的最大距离相等,且转架中心与每个筒体的最小距离相等。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自动转轮分子机械,固定在同一连接条板上的两个筒体分别与该连接条板连接的一端到转架中心的距离不等。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自动转轮分子机械,所述筒体一端与一个连接条板密封连接,筒体另一端与另一个连接条板密封连接。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自动转轮分子机械,所述连接条板为8个,筒体为8个。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自动转轮分子机械,所述连接条板为16个,筒体为16个。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自动转轮分子机械,所述滚珠为铁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由于左右两侧所安的滚珠位置的距离差,出现重力势能差,导致自动转轮左右不平衡,利用不平衡运动,将右边的滚珠推向高处来向下冲击转轮,从而发生周而复始的连续转动,实现利用地心引力去克服地心引力给物体带来阻力进行做功,本发明可以替换传统的动力装置,为机械设备提供动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8个筒体组自动转轮的逆时针旋转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12个筒体组自动转轮的逆时针旋转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16个筒体组自动转轮的逆时针旋转示
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每个筒体组包括多个筒体时自动转轮的
逆时针旋转示意图。
图中,1-转架、2-筒体、3-滚珠、101-连接条板及102-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延进,未经李延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879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杠杆发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段式高效率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