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MarkⅢ型液货舱90°角区模块间次屏蔽紧固装置的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86562.1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6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褚文涛;沈杰;刘海洋;鲍作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5/12 | 分类号: | B63B25/12;B63B17/00;B63B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周涛 |
地址: | 20012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紧系统 屏蔽 受力 转角 紧固装置 转角位置 液货舱 粘连 顶点位置 固定框架 固定压条 加压过程 螺栓连接 平面位置 压力可控 导向杆 受压面 转折板 角区 可控 扭力 受压 折角 传导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arkⅢ型液货舱90°角区模块间次屏蔽紧固装置的使用方法,该装置由固定框架、固定压条、平面及转角压紧系统组成,框架呈90度夹角,转角位置通过转折板连接,保证转角位置安装压紧系统。平面及转角压紧系统可以将力均匀分布到受压面上,该系统通过螺栓连接,可以设定不同扭力值调节受压面受力大小,而且导向杆的使用,使力传导过程中更加稳定。本发明可以确保90度折角顶点位置受力与两侧平面位置受力相同,确保90度角区次屏蔽粘连后加压过程中压力可控、完整性可控,有利于提高粘连工作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LNG船液货舱建造领域,具体是一种MarkⅢ型90°角区模块间次屏蔽紧固装置,可用于90°角区位置次屏蔽粘连过程中压力控制。
技术背景
次屏蔽粘连是Mark Ⅲ型LNG船液货舱建造过程中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粘连的质量和强度,现行的技术无法做到无损的检验,因此,目前仅仅只能通过严格执行认证过的粘连程序来保证粘连的质量,其中压力参数就是其中之一。90°角区位置相比于平面位置,有其特殊性,折角顶点位置受力容易产生不均匀现象,压力参数无法保证与粘连程序相同,容易造成建造质量不合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Mark Ⅲ型90°角区模块间次屏蔽紧固装置,解决90度角区次屏蔽粘连后硬化过程中固定问题,操作简单,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提高建造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MarkⅢ型液货舱90°角区模块间次屏蔽紧固装置的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固定框架,固定压条,平面压紧系统和转角压紧系统;
所述固定框架包括第一平面框架和第二平面框架,所述第一平面框架和第二平面框架之间呈90°焊接连接,所述第一平面框架和第二平面框架之间通过转折板焊接连接,在所述第一平面框架和第二平面框架之间设有连接拉杆,在所述第一平面框架和第二平面框架上分别开设有竖向安装孔、横向安装孔、横向导向孔和竖向导向孔,在转折板上开设有斜向导向孔和斜向安装孔,在所述竖向安装孔、横向安装孔和斜向安装孔上均焊接有螺母,所述第一平面框架和第二平面框架上分别连接有若干平面压紧系统,所述转角压紧系统通过斜向安装孔与转折板之间相连,所述连接拉杆的两端分别通过竖向安装孔、横向安装孔与第一平面框架、第二平面框架之间固定安装,所述固定压条为两根不锈钢压条,一根固定压条压设于第一平面框架上,另一根固定压条压设于第二平面框架上,所述两根不锈钢压条上均开设有腰形孔;
所述紧固装置的使用方法为:将固定框架分别与平面压紧系统及转角压紧系统之间预装好,使用时将预装好的装置放置在相邻两块绝缘模块之间的次屏蔽区域上,检查各个压紧系统是否可以完全贴合,再分别将两根不锈钢压条压设在第一平面框架和第二平面框架,将两根不锈钢压条上的腰形孔分别与绝缘模块上的螺柱之间配合固定,然后旋紧平面压紧系统和转角压紧系统中各个固定螺栓,遵循先角区后平面的顺序,如此反复,直至全部扭紧,达到压力要求,使用结束后,先通过扭力扳手反向拆卸螺栓,然后拆除固定压条,将各个部件拆除。
所述竖向安装孔和横向安装孔的直径均为12mm,所述横向导向孔、竖向导向孔和斜向导向孔的直径均为8mm。
所述平面压紧系统包括第一螺栓、第一内螺纹圆柱销、第一十字螺钉、第一固定夹片、第一连接梁、第一导向杆、第一压盘及聚四氟乙烯压块,所述第一螺栓与第一内螺纹圆柱销焊接对接,,在所述第一内螺纹圆柱销上焊接有第一垫片,所述第一十字螺钉穿过第一固定夹片上的连接孔将第一内螺纹圆柱销的下端与第一固定夹片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夹片卡设在第一连接梁上并螺栓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梁的两端分别卡设于第一压盘中并螺栓连接,所述聚四氟乙烯压块设置于第一压盘的下端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865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