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呼吸滤尘器及基础制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84706.X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19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宋传云;孔德鹏;黄士伟;王超恒;刁有彬;徐少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7/00 | 分类号: | B60T17/00 |
代理公司: | 37256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华楠 |
地址: | 26603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呼吸滤尘器 风道 基础制动装置 通风孔 防水性能 封闭端 开口端 风口 侧壁 封堵 贯穿 延伸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呼吸滤尘器及基础制动装置,其中,所述呼吸滤尘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内部形成有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的侧壁形成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贯穿所述本体,在沿着所述第一风道的延伸方向上,所述本体的一端为开口端,以形成所述第一风道的第一风口,所述本体的另一端为封闭端,以封堵所述第一风道;所述基础制动装置包括上述呼吸滤尘器。本发明减少了进入到呼吸滤尘器内部的水,提高了呼吸滤尘器的防水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车辆制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呼吸滤尘器及基础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呼吸滤尘器(以下简称呼吸器)是铁道车辆基础制动装置必不可少的部件。车辆制动、缓解过程中,基础制动装置内腔与外界要发生气体交流的呼吸作用。呼吸器安装在呼吸通道处,起到被动呼吸和滤尘作用。
如图1所示,现有的呼吸滤尘器包括呼吸器体1、滤尘网2和挡圈3,其中,呼吸器体1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安装在基础制动的基体上,呼吸器体1的内部形成有风道,该风道贯穿呼吸器体1,滤尘网2设置于呼吸器体1风道的内部,滤尘网2用于对从外界进入到呼吸器体1内部的灰尘进行阻挡,挡圈3固定设置于滤尘网2的侧方,以对滤尘网2进行限位。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由于在洗车时,直射的水流或水滴,能够轻易穿过呼吸器体1进风口的并进入呼吸器体1的内部,继而使得水流或水滴有机会进入至基础制动装置腔室的内部,进而对基础制动装置的内部零部件的正常使用造成了严重的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呼吸滤尘器及基础制动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流或水滴容易进入至呼吸滤尘器内部的技术问题,减少了进入到呼吸滤尘器内部的水,提高了呼吸滤尘器的防水性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呼吸滤尘器,所述呼吸滤尘器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的内部形成有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的侧壁形成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贯穿所述本体,在沿着所述第一风道的延伸方向上,所述本体的一端为开口端,以形成所述第一风道的第一风口,所述本体的另一端为封闭端,以封堵所述第一风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发明由于将所述通风孔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道的侧部,同时设置所述本体封闭所述第一风道的一端,以使得呼吸滤尘器与外界间传递的风从所述第一风道的侧部进出,从而相对于现有技术采用使第一风道两端通风的方式,在当冲洗车辆等情况下,所述本体的封闭端能够对大量射来的水进行遮挡,使得水不会直接射入到所述第一风道的内部,同时所述第一风道通过所述通风孔实现与外界的正常的换气,因此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水流或水滴容易进入至呼吸滤尘器内部的技术问题,进而显著减少了进入到呼吸滤尘器内部的水,提高了呼吸滤尘器的防水性能,更进而减轻了对基础制动装置的内部零部件的正常使用造成的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呼吸器体;2、滤尘网;3、挡圈;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防护套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0、本体;11、第一风道;12、通风孔;13、连接部;14、头部;20、防护套;21、第二风道;22、第二风口;23、套部;24、筒部;30、垫圈;40、过滤组件;41、滤尘网;42、滤芯;43、挡圈;50、基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847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