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捕虫堇组培快繁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282506.0 申请日: 2018-10-31
公开(公告)号: CN109220802B 公开(公告)日: 2020-02-14
发明(设计)人: 梁展钊;梁达新;赖一航;叶燕 申请(专利权)人: 东莞市农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H4/00 分类号: A01H4/00
代理公司: 44272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作林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植株 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 移栽成活率 短期培养 组培快繁 木质化 生根率 捕虫 种苗 生根 撤销
【说明书】:

发明现提供一种捕虫堇组培快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传统只有第一和第三两个阶段,增加的第二阶段是一个撤销细胞分裂素同时添加生长素的短期培养过程,增加这一阶段的培养有利于提高植株的木质化程度,更有利于促进第三阶段的植株生根,提高生根率和种苗的移栽成活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捕虫堇组培快繁的方法。

背景技术

捕虫堇原名:高山捕虫堇(学名:Pinguicula alpina L.) 狸藻科、捕虫堇属多年生草本。根多数,基生呈莲座状,脆嫩多汁,干时膜质;叶片长椭圆形,可直接称为捕虫堇,是一种粘液型的食虫植物。它们最主要的特点是喜欢干爽、凉爽的环境,在春秋较寒冷的季节时生长较快,夏季时特别怕热。捕虫堇对湿度也比较敏感,当湿度连续数天低于40%时也有可能影响其生长。捕虫堇是一种美丽而脆弱的食虫植物,分布于除澳洲以外的各大陆,全属共有约130种,其中30多种为亚种、变种或者变型。 捕虫堇拥有温文秀雅的线条,它的叶片通透洁净却又暗藏杀机,它的花朵也非常鲜艳美丽,是一种人见人爱的食虫植物,在园艺中也被广泛栽培。可以作为家庭或者办公场所的小盆栽之一,也是近几年来我国杠杆流行的奇异花卉之一。目前该品种市场主要还是以进口为主,国内能生产该品种的企业极少,还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捕虫堇主要以播种、扦插、分株和冬芽等方式返繁殖,对于栽培技术要求很高,而且传统的繁殖方式有成活率低、繁殖效率慢等问题,目前在捕虫堇的种苗繁殖方面的将研究比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捕虫堇的工厂化生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围绕捕虫堇快速繁育优质种苗为目的,研究出经济实惠、快速成苗技术,解决捕虫堇繁殖速度慢的难题。同时还具有成本低,周期短,繁殖材料易得,技术相对简单,可规模化生产等优点。本发明方法简单实惠,应用价值高,成苗快,生长良好等优势。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捕虫堇组培快繁的方法,步骤包括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第一阶段为:将少量已经驯化的增殖芽团在无菌的洁净工作台上按以下方式:以3-4芽/团为一个增殖单位,或以团块直径1cm左右为一个增殖单位,分割时应尽避免伤害生长点,剔除黄枯叶,一般不去顶,除非拔节徒长。完成切割后按6团/瓶将芽团均匀的放入装有培养基NW+6-BA0.5-1mg/l的玻璃瓶中,按6框/层,不叠瓶,放到24-26℃培养,用LED灯管1.5支的光照强度,光照时间控制8小时/天, 培养6周,有新的侧芽长出来,平均每个芽团有6-9个小芽,一瓶的总芽数合计有36-50个小芽(增殖率在2.5-3左右),这些小芽几乎已经铺满了瓶内的空间;

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的芽团在无菌环境(超净工作台上)取出来按第二阶段的切割工艺:以单芽为一生根单位,去枯黄叶,剔除基部愈伤,切割之后选取高度一般1cm以上的单株,按6芽/瓶,装入有培养基:NW+IAA0.1 mg/l,40ml/jar,琼脂,胶质中等的瓶子里,放在5框/层(不叠框),不叠瓶,23-25℃, LED灯管2支, 光照9小时/天的培养室里面培养6周,获得植株;

第三阶段:用水和琼脂(即无糖培养)同时增加凝固剂琼脂的用量使培养基的胶质更硬;将第二阶段获得的高度3cm以上植株,以单株或者团块出货,基部愈伤完整并无切伤;完成切割后将合格植株装入所料四线袋中,按 30袋/框,4-5框/层,不叠框,放入20-22℃,LED灯管2支的培养室中,光照时间控制在11-14小时/天,培养2周成为捕虫堇植株包装出货。

本发明采用的培养基NW和MS具体配方如下: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将传统组织培养的两个阶段细分成三个阶段:传统只有第一和第三两个阶段,增加的第二阶段是一个撤销细胞分裂素同时添加生长素的短期培养过程,增加这一阶段的培养有利于提高植株的木质化程度,更有利于促进第三阶段的植株生根,提高生根率和种苗的移栽成活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农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农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825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