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功率分配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79512.0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22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月云;曾卓;杜利平;程远洋;邓凌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52/34 | 分类号: | H04W52/34;H04W52/30;H04W52/24;H04W52/18;H04B17/391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莎日娜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率 分配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功率分配方法和装置,应用于车联网系统中,所述车联网系统包括网络侧设备、基站和车辆,所述网络侧设备与多个基站连接,一个基站与多个车辆连接,所述的方法包括:网络侧设备获取信道信息;依据所述信道信息建立系统容量模型;基于系统容量模型,确定以系统容量最大化为目标的系统容量优化模型;依据所述系统容量优化模型确定功率分配信息,依据所述功率分配信息确定各车辆的上行发射功率;通过基站通知各车辆对应的上行发射功率,以使各车辆按照对应的上行发射功率发送上行数据。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最大化系统容量来进行功率分配,能够有效降低同频干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功率分配方法和一种功率分 配装置。
背景技术
车联网(Internet of Vehicles,IoV)是未来无线通信的重要研究领域,IoV 中,车辆可采用车对车(Vehicle-to-Vehicle,V2V)和车对基础设施(Vehicle-toInfrastructure,V2I)技术通信提高系统性能。由于车辆网络中的所有车辆节 点共享有限的频谱资源,因此频谱利用率,传输可靠性,系统吞吐量和路由 机制的稳定性都是IoV的关键性能。由于网络拓扑快速变化,干扰更加严重, 如何在IoV中进行实时、可靠的通信十分关键。
目前,大多数现有的IoV研究都是在单小区场景中实现的,而道路边基 站通常采用同频部署的策略,由于道路车辆分布较为集中,相邻小区间同频 干扰会影响车辆通信质量,导致车辆通信中断,系统容量、通信可靠性降低。 例如可参照图1,车辆2(是接入基站2的)发送的上行数据,会影响车辆1 (是接入基站1的)发送的上行数据;相应地,车辆1发送的上行数据,会 影响车辆2发送的上行数据。因此如何降低同频干扰,是车联网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功率分配方法,以降低同频干扰。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功率分配装置,用以保证上述方法 的实现及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率分配方法,应用于车联网系 统中,所述车联网系统包括网络侧设备、基站和车辆,所述网络侧设备与多 个基站连接,一个基站与多个车辆连接;具体包括:网络侧设备获取信道信 息;依据所述信道信息建立系统容量模型;基于系统容量模型,确定以系统 容量最大化为目标的系统容量优化模型;依据所述系统容量优化模型确定功 率分配信息,依据所述功率分配信息确定各车辆的上行发射功率;通过基站 通知各车辆对应的上行发射功率,以使各车辆按照对应的上行发射功率发送上行数据。
可选地,所述信道信息包括信道状态信息和信道状态分布信息,所述依 据所述信道信息建立系统容量模型,包括:判断控制信道占用率是否低于占 用率阈值;若控制信道占用率低于占用率阈值,则依据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建 立系统容量瞬时模型;若控制信道占用率高于占用率阈值,则依据所述信道 状态分布信息建立系统容量均值模型。
可选地,所述基于系统容量模型,确定以系统容量最大化为目标的系统 容量优化模型,包括:确定信号中断概率约束条件和车辆上行发射功率约束 条件;依据所述系统容量模型、信号中断概率约束条件和车辆上行发射功率 约束条件,建立以最大化系统容量为目标的系统容量优化模型。
可选地,所述依据所述系统容量优化模型确定功率分配信息,包括:采 用罚函数,将所述系统容量优化模型转换为适应度函数;依据粒子群优化算 法和适应度函数,确定功率分配信息。
可选地,所述依据粒子群优化算法和适应度函数,确定功率分配信息, 包括:初始化粒子群,所述粒子群中每个粒子包括对应的位置和速度,每个 粒子的位置包括车联网系统中所有车辆的上行发射功率,每个粒子的速度包 括车联网系统中所有车辆的上行发射功率的调整步长;依据各粒子的位置、 速度和所述适应度函数,对各粒子的位置进行迭代更新;确定迭代次数达到 预设迭代次数时的全局最优位置,依据全局最优位置确定功率分配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95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