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干式自承光缆的套管的制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79363.8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30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峰;裴亮;金永良;张水先;曾辉;林佳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亨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25 | 分类号: | B29C48/25;G02B6/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干式 承光 套管 制备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全干式自承光缆的套管的制备装置,涉及光缆技术领域。该制备装置包括挤出机和主牵引机,辅助牵引装置用于将挤出机中的套管传送至主牵引机中,第一牵引轮和第二牵引轮之间用于放置套管;调节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辅助牵引装置两侧的调节部和弹簧部,弹簧部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牵引轮和第二牵引轮以夹紧套套管,调节部能驱动第一牵引轮和第二牵引轮相互分离;双出轴电机设置在辅助牵引装置的一侧,其前输出轴通过第一连接组件分别与第一牵引轮和第二牵引轮传动连接,其后输出轴通过第二连接组件与主牵引机传动连接。本发明提出的全干式自承光缆的制备装置,结构简单,占地空间小,且节约能耗,可靠性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干式自承光缆的套管的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全干式自承光缆大部分用于架空敷设,承力性能优良,不需要额外的钢绞线进行支撑就可实现线缆的敷设。全干式自承光缆由于采用了阻水纱的阻水方式,更加环保、重量轻且接续效率高,将逐渐取代常规油膏填充光缆,应用前景广阔。
全干式自承光缆的套管在加工过程中会存在光缆余长问题,光缆余长问题的主要来源于二次被覆和成缆工序,包括了放线张力、余长张力和阻水纱的性能等影响因素。现有技术中全干式自承光缆的套管的制备装置,挤出机用于挤出套管,并通过将挤出机和辅助牵引装置之间的套管进行拉伸,再将套管在辅助牵引装置和主牵引机之间进行压缩,来减少光缆余长问题。但现有技术中的制备装置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每个辅助牵引装置都要对应设置一组驱动装置,主牵引机对应设置一组驱动装置,在实际操作是需要对应控制多组驱动装置,不仅增加了能耗,控制难度更高;2)辅助牵引装置包括牵引轮,为实现相邻两个牵引轮之间的距离可调,对应设置多个定位座和张紧轮等结构,结构设置复杂,导致整个制备装置占地空间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全干式自承光缆的制备装置,结构简单,占地空间小,且节约能耗,可靠性更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干式自承光缆的制备装置,包括挤出机和主牵引机,还包括设置在挤出机和主牵引机之间的辅助牵引装置、调节组件和双出轴电机;
辅助牵引装置用于将挤出机中的套管传送至主牵引机中,辅助牵引装置包括第一牵引轮和第二牵引轮,第一牵引轮和第二牵引轮之间用于放置套管;
调节组件,其包括分别设置在辅助牵引装置两侧的调节部和弹簧部,弹簧部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牵引轮和第二牵引轮以夹紧套套管,调节部能驱动第一牵引轮和第二牵引轮相互分离;
双出轴电机,其设置在辅助牵引装置的一侧,双出轴电机的前输出轴通过第一连接组件分别与第一牵引轮和第二牵引轮传动连接,双出轴电机的后输出轴通过第二连接组件与主牵引机传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调节组件还包括滑轨和均与滑轨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第一牵引轮设置在第一滑座上,第二牵引轮设置在第二滑座上;调节部设置在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调节部包括调节气缸和设置在调节气缸输出端的顶块,顶块能挤压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以使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分离。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滑座(34)和所述第二滑座(35)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斜边,所述顶块(312)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斜边,所述第二斜边能与所述第一斜边抵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第二斜边的斜率大于第一斜边的斜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第一连接组件包括双出轴齿轮箱和磁力轮组件,双出轴电机的前输出轴与双出轴齿轮箱的输入轴连接,双出轴齿轮箱的两个输出轴通过两个磁力轮组件分别与第一牵引轮和第二牵引轮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亨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亨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93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