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茶及其代茶成分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79054.0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1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崔继来;周洁;王璐媛;王宁泽;张明明;杨宁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阳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5/04 | 分类号: | G01N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夏艳 |
地址: | 464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绿茶 成分分析 含量测定 显色测定 茶多酚 儿茶素 吸光度 香荚兰素盐酸溶液 恒定 灰分含量测定 甲醇溶液提取 水分含量测定 福林酚溶液 化学分析 样品去除 热提取 预热 乙醇 灼烧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茶及其代茶成分分析方法,该方法包含:对样品中的水分、茶多酚、儿茶素及灰分含量进行检测;其中,所述水分含量测定:将样品去除水分,水分含量=失去的水分质量/样品质量;所述茶多酚含量测定采用预热过的甲醇溶液提取,通过福林酚溶液显色测定吸光度;所述儿茶素含量测定采用乙醇热提取,香荚兰素盐酸溶液显色测定吸光度;所述灰分含量测定在525℃±25℃高温下灼烧,至重量恒定,计算灰分含量。本发明的方法能够通过化学分析茶中的成分以区别绿茶及其代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茶的检测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绿茶及其代茶成分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发展历史已有四千年之久,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在我国,人们一直有饮茶的习惯。可是,跟着茶文化的不断发展,假茶叶混入茶叶市场,鱼目混珠。假茶叶大多是由外表神似真茶叶的植物叶片制作,比如,榆树叶、嫩柳树叶、槐树叶、竹叶、桑树叶、蒲公英、绞股蓝等做成,仅从外表很难区分这些假茶叶和真正的绿茶的区别。
但是,目前鉴别茶叶主要从其形状、色泽、干茶的香气等方面来鉴别,有的还经过冲泡,嗅其香气,尝其滋味,观其汤色,及茶渣嫩度、色泽等方面鉴别。但仅从形状、色泽、干茶的香气等方面来鉴别,并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绿茶及其代茶成分分析方法,该方法解决了传统的通过观察茶的形状、色泽、干茶的香气鉴别不准确的问题,能够通过化学分析茶中的成分以区别绿茶及其代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绿茶及其代茶成分分析方法,该方法包含:对样品中的水分、茶多酚、儿茶素及灰分含量进行检测。
其中,所述水分含量测定:将样品去除水分,水分含量=失去的水分质量/样品质量。
其中,所述茶多酚含量测定:取样品至离心管中,加入预热过的甲醇溶液提取,获得母液,稀释得到待测液。
在测定时,分别移取等体积的不同浓度的没食子酸工作液、水、待测液,分别加入福林酚溶液,摇匀,加入75%Na2CO3溶液,加水定容,室温放置,测定吸光度,计算茶多酚含量,以没食子酸工作液的浓度和茶多酚含量制作没食子酸标准曲线:
式中,A为样品待测液吸光度,V为样品母液体积,d为稀释因子,SLOPEstd为没食子酸标准曲线的斜率,w为样品干物质含量,M0为样品质量。
所述的不同浓度的没食子酸工作液的配制方法为:移取不同体积的7.5%Na2CO3加入至没食子酸溶液中,以获得不同浓度的没食子酸工作液。
其中,所述儿茶素含量测定:将样品采用乙醇热提取,获得测试液;吸取测试液,加入香荚兰素盐酸溶液显色,在波长500nm处以试剂空白溶液做对照,测定吸光度(A),所述儿茶素含量为:
式中,L为样品供试液的总量,L2为测定时供试液的用液量,M0为样品质量,w为样品干物质含量,A为样品的吸光度。
其中,所述灰分含量测定:在525℃±25℃高温下灼烧,至重量恒定,所述灰分含量为:
式中,M0为样品质量,w为样品干物质含量。
优选地,在所述的水分含量测定时,将烘皿预先加热至120℃,冷却称重,将样品放置于烘皿上,加热至120℃,干燥并冷却,称量,水分含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阳师范学院,未经信阳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90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