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茶及其代茶成分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79054.0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1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崔继来;周洁;王璐媛;王宁泽;张明明;杨宁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阳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5/04 | 分类号: | G01N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夏艳 |
地址: | 464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绿茶 成分分析 含量测定 显色测定 茶多酚 儿茶素 吸光度 香荚兰素盐酸溶液 恒定 灰分含量测定 甲醇溶液提取 水分含量测定 福林酚溶液 化学分析 样品去除 热提取 预热 乙醇 灼烧 检测 | ||
1.一种绿茶及其代茶成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
对样品中的水分、茶多酚、儿茶素及灰分含量进行检测;
其中,所述水分含量测定:将样品去除水分,水分含量=失去的水分质量/样品质量;
其中,所述茶多酚含量测定:取样品至离心管中,加入预热过的甲醇溶液提取,获得母液,稀释得到待测液;
在测定时,分别移取等体积的不同浓度的没食子酸工作液、水、待测液,分别加入福林酚溶液,摇匀,加入75%Na2CO3溶液,加水定容,室温放置,测定吸光度,计算茶多酚含量,以没食子酸工作液的浓度和茶多酚含量制作没食子酸标准曲线:
式中,A为样品待测液吸光度,V为样品母液体积,d为稀释因子,SLOPEstd为没食子酸标准曲线的斜率,w为样品干物质含量,M0为样品质量;
所述的不同浓度的没食子酸工作液的配制方法为:移取不同体积的7.5%Na2CO3加入至没食子酸溶液中,以获得不同浓度的没食子酸工作液;
其中,所述儿茶素含量测定:将样品采用乙醇热提取,获得测试液;吸取测试液,加入香荚兰素盐酸溶液显色,在波长500nm处以试剂空白溶液做对照,测定吸光度(A),所述儿茶素含量为:
式中,L为样品供试液的总量,L2为测定时供试液的用液量,M0为样品质量,w为样品干物质含量,A为样品的吸光度;
其中,所述灰分含量测定:在525℃±25℃高温下灼烧,至重量恒定,所述灰分含量为:
式中,M0为样品质量,w为样品干物质含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茶及其代茶成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水分含量测定时,将烘皿预先加热至120℃,冷却称重,将样品放置于烘皿上,加热至120℃,干燥并冷却,称量,水分含量为:
式中,M1为样品和烘皿烘前到质量,M2为样品和烘皿烘后的质量,M0为样品质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茶及其代茶成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茶多酚含量测定时,所述的甲醇溶液为经70℃预热过70%的甲醇溶液,将加入甲醇和样品的混合液在70℃恒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茶及其代茶成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茶多酚含量测定时,所述的福林酚溶液是体积分数为10%的福林酚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茶及其代茶成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儿茶素含量测定时,采用的乙醇为浓度为90%的乙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茶及其代茶成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儿茶素含量测定时,在采用乙醇热提取后,采用12000r/min离心,取上清液,获得测试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茶及其代茶成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儿茶素含量测定时,吸取测试液,依次加入乙醇、1%的香荚兰素盐酸溶液进行反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绿茶及其代茶成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液、乙醇和1%的香荚兰素盐酸溶液的体积比为10:1:500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茶及其代茶成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灰分含量测定时,将坩埚在525℃±25℃高温处理,等炉温降到200℃时取出,干燥并冷却至室温,称量,将磨碎样品置于坩埚内,加热以充分碳化到无烟,在525℃±25℃高温处理,等炉温降到300℃时取出,干燥并冷却至室温,称量;重复对样品的高温处理至称量恒重,总灰分含量为:
式中,M0为样品质量,w为样品干物质含量;M1’为试样和坩埚灼烧后的量,M2’为坩埚的量。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绿茶及其代茶成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茶为日照绿茶,所述代茶包含:蒲公英、柳叶和绞股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阳师范学院,未经信阳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905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