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外管道用双组份水性面漆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75951.4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5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张鑫;郑齐;董立志;胡中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晨阳工贸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04 | 分类号: | C09D175/04;C09D5/0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陆林生 |
地址: | 07255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外管道 水性面漆 双组份 面漆 制备 水性聚氨酯分散体 金红石型钛白粉 硅烷偶联剂 基材润湿剂 三聚磷酸铝 耐磨性 防闪锈剂 高防腐性 环境友好 耐酸碱性 去离子水 防沉剂 分散剂 流变剂 流平剂 耐候性 耐水性 消泡剂 增稠剂 中和剂 助溶剂 涂装 | ||
1.一种室外管道用双组份水性面漆,由A组分与B组分组成,其特征在于:A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
B组分包括聚异氰酸酯固化剂与助溶剂B,且所述聚异氰酸酯固化剂与所述助溶剂B的质量比为6~8:3;
所述A组分与所述B组分的质量比为4~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管道用双组份水性面漆,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聚氨酯分散体为水性羟基丙烯酸树脂或水性丙烯酸聚氨酯分散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管道用双组份水性面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稠剂为缔合型聚氨酯增稠剂或丙烯酸碱溶涨型增稠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管道用双组份水性面漆,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含颜料亲和基团的高分子量嵌段共聚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管道用双组份水性面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剂为二甲基乙醇胺;和/或
所述消泡剂为含有机硅的水性乳液状消泡剂;和/或
所述流平剂为丙烯酸-有机硅共聚物;和/或
所述A组分中所述助溶剂A为乙二醇丁醚、丙二醇甲醚和乙醇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钛白粉为金红石型钛白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管道用双组份水性面漆,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异氰酸酯固化剂为自乳化聚异氰酸酯;所述B组分中所述助溶剂B为丙二醇甲醚醋酸酯。
7.一种室外管道用双组份水性面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按照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室外管道用双组份水性面漆的配方称取各原料组分,在搅拌状态下向50~70%配方量所述去离子水中依次添加所述助溶剂A、分散剂、消泡剂、颜料、防沉剂,混合均匀,研磨处理,使物料中固形物细度≤20μm;
步骤b、在搅拌状态下向所述水性聚氨酯分散体中依次加入剩余去离子水、防闪锈剂、基材润湿剂、流平剂、流变剂以及硅烷偶联剂,混合均匀,加入到步骤a所得混合物中,混合均匀;
步骤c、用所述增稠剂调节步骤b所得混合物粘度,至25±1℃的涂T4杯粘度为80s~90s,搅拌,即得A组分;
步骤d、向所述自乳化聚异氰酸酯中加入PMA,混合均匀,即得B组分;
步骤e、临用前将所述A组分与所述B组分进行混合,即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加入所述助溶剂A的搅拌速度为600~800r/min,搅拌5~10min;和/或
步骤a中加入所述分散剂时的搅拌速度为400~500r/min,搅拌5~10min;和/或
步骤a中加入所述消泡剂时的搅拌速度为500~600r/min,搅拌5~10min;和/或
步骤a中加入所述颜料时的搅拌速度为800~1000r/min,搅拌5~10min;和/或
步骤a中加入所述防沉剂时的搅拌速度为1000~1500r/min,搅拌25~35min。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加入所述剩余去离子水、防闪锈剂、基材润湿剂、流平剂、流变剂以及硅烷偶联剂时的搅拌速度为500~600r/min,搅拌10~15min;和/或
步骤b中所述加入到步骤a所得混合物时的搅拌速度为800~1000r/min,搅拌5~8min。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混合均匀为,在600-800r/min的速度下搅拌至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晨阳工贸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晨阳工贸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595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性高耐侯电动汽车涂料
- 下一篇:一种双组份高硬水性特清底漆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