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运用流体空吸来实现对电解液循环混合的电解槽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71111.0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3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陈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龙 |
主分类号: | C25B9/08 | 分类号: | C25B9/08;C25B15/08;C25C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5203 福建省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槽 电解液 流体空吸 上盖 电解槽槽体 电解液补充 电解液循环 隔膜 混合器 菱角 导流管道 混合装置 空吸作用 旋转摆杆 循环混合 漩涡运动 流速差 贴合 堆积 体内 分流 | ||
1.一种运用流体空吸来实现对电解液循环混合的电解槽,其结构包括上盖(1)、电解液补充接口(2)、电解槽槽体(3)、隔膜(4),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1)安装于电解液补充接口(2)的下方并相贴合,所述电解槽槽体(3)内设有隔膜(4),所述电解槽槽体(3)设于上盖(1)的下方并相连接。
所述电解槽槽体(3)包括外罩壳(31)、导流管道(32)、流体空吸混合装置(33)、扰流混合装置(34),所述导流管道(32)环绕安装于外罩壳(31)四周,所述流体空吸混合装置(33)设于外罩壳(31)内部下方并与导流管道(32)相连接,所述扰流混合装置(34)设有两个并与外罩壳(31)内壁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用流体空吸来实现对电解液循环混合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空吸混合装置(33)包括流体空吸板(3301)、铰链传动杆(3302)、限位滑槽(3303)、环形盖板(3304)、混合器(3305),所述流体空吸板(3301)与铰链传动杆(3302)铰链连接,所述铰链传动杆(3302)与限位滑槽(3303)相连接,所述环形盖板(3304)安装于混合器(3305)的上方并与铰链传动杆(3302)机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运用流体空吸来实现对电解液循环混合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盖板(3304)包括左环盖板(a)、凸点卡件(b)、固定卡槽(c)、右环盖板(d),所述左环盖板(a)与凸点卡件(b)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固定卡槽(c)安装于右环盖板(d)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用流体空吸来实现对电解液循环混合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混合装置(34)包括防护外壳(3401)、分流菱角器(3402)、旋转摆杆(3403),所述分流菱角器(3402)安装于防护外壳(3401)中上部所述旋转摆杆(3403)设有四个并呈均匀等距分布在分流菱角器(3402)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龙,未经陈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111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