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内饰用低光泽低气味ABS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69565.4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41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余朦山;李文龙;李欣达;缪启龙;薛飞;张彤;袁绍彦;夏建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5/02 | 分类号: | C08L55/02;C08L35/00;C08L33/12;C08K3/34;C08K3/04;C08K5/524;C08K5/103;C08K1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湾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9 | 代理人: | 倪继祖 |
地址: | 20171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内饰用低 光泽 气味 abs 树脂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用低光泽低气味ABS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本体法ABS树脂62~97.9%;耐热剂0~30%;消光剂1~5%;低气味助剂0.1~1.5%;加工助剂1~1.5%。本发明通过使用较大粒径的ABS树脂,引入具有高交联结构的聚合体,能够有效的降低材料的光泽度,同时水合盐类物质在挤出的过程中由于结合水的存在,使得在双真空的工艺下更能有效的脱出低分子物质,同时脱水后的盐类物质能够在聚合物中形成彼此独立的分散点,每一个分散点形成一个独立的凸状物,能够进一步降低材料的光泽,色素炭黑由于其表面存在很强的极性基团,在热作用下能够与树脂中释放出的极性分子(气味源)发生反应,从而降低材料气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内饰用低光泽低气味ABS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进一步保证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尽可能的消除安全隐患,防止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车内制件光泽较高而影响驾驶员视力进而造成安全隐患,汽车行业对内饰材料的光泽度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如大众要求内饰材料制件的光泽度在3.5以下。另一方面随着汽车行业对汽车内部空气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汽车主机厂都特别重视车内气味对驾驶者以及乘客的舒适度的影响,如大众要求汽车内饰材料必须满足其气味标准小于等于3.5级的要求,长安对车用内饰材料气味要求≤2.5级,更有甚者已经开始要求满足其2.0级的要求,比亚迪、吉利等众多车企也都有对车用内饰材料有着严格的气味要求。因此,低光泽、低气味必将成为车用内饰材料的发展趋势。
ABS(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树脂由于其本身具有优异的加工性能,优异的力学性能,在汽车内饰材料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但ABS树脂由于其本身特性,存在诸如光泽、气味问题,很难满足汽车主机厂对低光泽、低气味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汽车内饰用低光泽低气味ABS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显著降低光泽度,降低气味。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汽车内饰用低光泽低气味ABS树脂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
消光剂为交联型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N取代马来酰亚胺三元共聚物和/或高交联型苯乙烯-丙烯腈橡胶-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共聚物;优选的,消光剂为交联型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N取代马来酰亚胺三元共聚物和高交联型苯乙烯-丙烯腈橡胶-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共聚物的组合,二者比例为0~5:0~5。
低气味助剂为水合盐类物质和/或色素炭黑;优选的,水合盐类物质为2MgO﹒3SiO2﹒5H2O、2ZnO﹒B2O3﹒3.5H2O、2ZnO﹒B2O3﹒7H2O、CaO﹒3B2O3﹒4H2O、2CaO﹒7B2O3﹒8H2O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色素炭黑的粒径尺寸为10~100nm,DBP值为50~150。
上述的汽车内饰用低光泽低气味ABS树脂组合物中本体法ABS树脂其橡胶相含量为5%~20%,橡胶粒径大小在0.5μm~5μm之间。
上述的汽车内饰用低光泽低气味ABS树脂组合物中耐热剂为N-苯基马来酰亚胺聚合物。
上述的汽车内饰用低光泽低气味ABS树脂组合物中加工助剂为抗氧剂、光稳定剂、润滑剂或色粉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抗氧剂为受阻酚类和亚磷酸酯类;优选的光稳定剂为比例1:1的苯并三唑类UV吸收剂与高分子量受阻胺的组合;优选的润滑剂为季戊四醇硬脂酸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695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流痕免喷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聚甲醛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