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内饰用低光泽低气味ABS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69565.4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41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余朦山;李文龙;李欣达;缪启龙;薛飞;张彤;袁绍彦;夏建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5/02 | 分类号: | C08L55/02;C08L35/00;C08L33/12;C08K3/34;C08K3/04;C08K5/524;C08K5/103;C08K1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湾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9 | 代理人: | 倪继祖 |
地址: | 20171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内饰用低 光泽 气味 abs 树脂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汽车内饰用低光泽低气味ABS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
本体法ABS树脂 62~97.9%;
耐热剂 0~30%;
消光剂 1~5%;
低气味助剂 0.1~1.5%;
加工助剂 1~1.5%;
所述消光剂为交联型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N取代马来酰亚胺三元共聚物和/或高交联型苯乙烯—丙烯腈橡胶—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共聚物;
所述低气味助剂为水合盐类物质和色素炭黑;
所述水合盐类物质为2MgO﹒3SiO2﹒5H2O 、2ZnO﹒B2O3﹒3.5H2O、2ZnO﹒B2O3﹒7H2O、CaO﹒3B2O3﹒4H2O、2CaO﹒7B2O3﹒8H2O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色素炭黑的粒径尺寸为10~100nm,DBP值为50~150;
所述本体法ABS树脂中橡胶相的含量5%~20%,所述橡胶相的粒径大小在0.5μm~5μm之间。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用低光泽低气味ABS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剂为N-苯基马来酰亚胺聚合物。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用低光泽低气味ABS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光剂为交联型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N取代马来酰亚胺三元共聚物和高交联型苯乙烯—丙烯腈橡胶—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共聚物的组合,所述交联型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N取代马来酰亚胺三元共聚物和高交联型苯乙烯—丙烯腈橡胶—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共聚物比例为0~5:0~5,所述交联型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N取代马来酰亚胺三元共聚物和高交联型苯乙烯—丙烯腈橡胶—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共聚物取值都不为0。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用低光泽低气味ABS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助剂为抗氧剂、光稳定剂、润滑剂或色粉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抗氧剂为受阻酚类和亚磷酸酯类;
所述光稳定剂为苯并三唑类UV吸收剂与高分子量受阻胺的组合,所述苯并三唑类UV吸收剂与高分子量受阻胺的比例为1:1;
所述润滑剂为季戊四醇硬脂酸酯。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内饰用低光泽低气味ABS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下列组分及重量百分含量准备原料:
本体法ABS树脂 62~97.9%;
耐热剂 0~30%;
消光剂 1~5%;
低气味助剂 0.1~1.5%;
加工助剂 1~1.5%;
(2)利用双真空双螺杆挤出机将上述组分混合,挤出温度为210~2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6956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流痕免喷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聚甲醛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