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二次使用的热转印色带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67981.0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75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高翔;高伟军;邓丽霞;张水;杜小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卓立膜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31/06 | 分类号: | B41J31/06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杨海霞 |
地址: | 454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次 使用 印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二次使用的热转印色带,其由带基和依次涂布于带基上的高温色层、低温色层构成;所述高温色层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酚醛树脂20―25份、邻苯二甲酸酯0.5―1.0份和固体粉料68―78份;所述低温色层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氢化松香树脂20―30份、石蜡40―60份和炭黑20―30份。本发明可二次使用的热转印色带采用高温、低温色层二次涂布,形成的产品在不同的打印温度下,高温、低温色层两次转印,一卷色带可实现两次使用的效果,降低了使用成本,减少废物产生量,克服了传统仅能使用一次的局限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烫印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二次使用的热转印色带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热转印作为一种图文印制方法,与液体油墨印刷方法相比较,因具有节能环保、方便快捷等优点,而在食品、医药、电子、服饰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目前市场上所提供的色带,虽然打印温度有高低之分,但均为一次性使用的产品,导致使用成本偏高;同时,使用后的废带是需要高温焚烧处置的危险固废。因此,基于国家提倡环保节能的要求,亟待研究可二次使用的热转印色带,从而降低使用成本,减少危废产生量,提供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使用成本低,较为环保的可二次使用的热转印色带。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可二次使用的热转印色带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二次使用的热转印色带,其由带基和依次涂布于带基上的高温色层、低温色层构成;所述高温色层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酚醛树脂20―25份、邻苯二甲酸酯0.5―1.0份和固体粉料68―78份;所述低温色层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氢化松香树脂20―30份、石蜡40―60份和炭黑20―30份。
当用户使用本发明可二次使用的热转印色带产品时,第一遍将打印机字粒温度设定在50―80℃;完成第一遍打印的废带重新装机,在打印温度150―180℃条件下二次使用。
具体的,上述可二次使用的热转印色带,所述固体粉料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炭黑12%、聚乙烯蜡2%、余量为硫酸钙。
具体的,上述可二次使用的热转印色带,所述炭黑粒径在2μm以下,吸油值在25mL/100g以下;所述聚乙烯蜡粒径在1μm以下、熔点在150℃以上;所述硫酸钙粒径在2μm以下。
具体的,上述可二次使用的热转印色带,所述带基为厚度12μm的双向拉伸聚酯薄膜,高温色层厚度为7μm,低温色层厚度为4μm;即热转印色带总厚度为23μm。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可二次使用的热转印色带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按比例取各原料,用溶剂溶解酚醛树脂得到树脂液,并将树脂液与邻苯二甲酸酯、固体粉料混合后加入砂磨机中研磨至粒径≤5μm为止,获得油墨一;将研磨好的油墨一用高速涂布机涂布在带基表面,烘干形成高温色层,控制涂布厚度7μm,进入到下一工序;
b)将氢化松香树脂和石蜡熔融,然后在搅拌条件下加入相应量的炭黑,高速搅拌20分钟以混匀获得混合料,将混合料用三辊机碾压至细度≤5μm,获得油墨二;将油墨二加热并涂布于高温色层表面,冷却形成低温色层,控制涂布厚度4μm,即得总厚度23μm的可二次使用的热转印色带。
具体的,步骤a)中,所述溶剂由体积比为1:1的甲苯与丁酮混合组成,溶剂用量为酚醛树脂重量的7倍。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可二次使用的热转印色带采用高温、低温色层二次涂布,形成的产品在不同的打印温度下,高温、低温色层两次转印,一卷色带可实现两次使用的效果,降低了使用成本,减少废物产生量,克服了传统仅能使用一次的局限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卓立膜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卓立膜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679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