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余热回收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66367.2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2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梁军辉;郭进军;李晓飞;姜从斌;丁建平;李振祥;陈永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1/22;F28D21/00;F28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刘锋;王传林 |
地址: | 101111 北京市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余热 回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余热回收器,该气体余热回收器包括包括圆筒形承压壳体,所述承压壳体上部设置有进气口,下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承压壳体内设置有圆周水冷壁,在所述圆周水冷壁内形成有从上至下延伸的气体流通通道,所述气体流通通道内设置有若干个屏组式水冷壁,每个所述屏组式水冷壁由若干个屏式水冷壁由上至下依次通过中间集箱连接构成,构成所述屏组式水冷壁的若干个屏式水冷壁的宽度由上至下依次增加;所述圆周水冷壁的下端设置有水激冷装置。本发明的气体余热回收器,可以有效避免高温气体夹带的熔融态灰渣造成的水冷壁积灰结渣现象,并且提高了单位体积换热效率,减小了设备尺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余热回收器,特别涉及一种煤气化炉产生的高温粗合成气的余热进行回收的气体余热回收器。
背景技术
余热回收器是能源化工行业用于显热回收的关键设备,尤其是应用于煤气化所产生的高温高压粗合成气的显热回收,可以提高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通常情况下,用于显热回收的余热回收器与煤气化炉直接相连,高温粗合成气进入余热回收器,通过热交换实现显热回收,从而使粗合成气的温度降低,最后排出余热回收器进入下游工艺设备。但是由于煤气化产生的高温粗合成气通常夹带熔融态的灰渣进入余热回收器,容易产生积灰结渣等问题,从而降低换热效率,影响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体余热回收器,有效避免高温气体夹带的熔融态灰渣造成的余热回收器内的积灰结渣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气体余热回收器,包括圆筒形承压壳体,所述承压壳体上部设置有进气口,下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承压壳体内设置有圆周水冷壁,在所述圆周水冷壁内形成有从上至下延伸的气体流通通道,所述气体流通通道内设置有若干个屏组式水冷壁,每个所述屏组式水冷壁由若干个屏式水冷壁由上至下依次通过中间集箱连接构成,构成所述屏组式水冷壁的若干个屏式水冷壁的宽度由上至下依次增加;所述圆周水冷壁的下端设置有水激冷装置。
优选地,所述若干个屏式水冷壁的宽度由上至下依次增加的幅度不少于10%。
优选地,所述若干个屏组式水冷壁沿所述圆周水冷壁的周向均匀布置。
优选地,所述圆周水冷壁采用膜式水冷壁或螺旋盘管水冷壁。
优选地,所述水激冷装置具有若干个激冷喷头,所述若干个激冷喷头沿所述圆周水冷壁的周向均匀布置。
优选地,所述水激冷装置采用喷淋式水激冷装置或喷雾式水激冷装置。
优选地,所述圆周水冷壁与承压壳体同轴布置。
本发明的气体余热回收器,高温气体进入承压壳体后,通过圆周水冷壁和屏组式水冷壁进行显热回收,由于换热面积大大提高,所以提高了单位体积换热效率,减小了设备尺寸;此外组成屏组式水冷壁的屏式水冷壁在靠近进气口处宽度较小,可以远离高温气体夹带的熔融态灰渣,有效避免受热面积灰结渣现象,组成屏组式水冷壁的屏式水冷壁在靠近出气口处宽度较大,此处气体温度经过部分余热回收已经较低,通过增加换热面积可以进一步提高单位体积换热效率。
本发明的气体余热回收器,可以有效避免高温气体夹带的熔融态灰渣造成的水冷壁积灰结渣现象,并且提高了单位体积换热效率,减小了设备尺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气体余热回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气体余热回收器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本发明的气体余热回收器1包括:圆筒形承压壳体11,所述承压壳体11上部设置有进气口111,下部设置有出气口112,进气口111用于高温粗合成气进入,出气口112用于经过余热回收的气体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663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