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振装置及具有该减振装置的增压泵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64145.7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2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王行飞;宋广舒;刘红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04 | 分类号: | F16L55/04;F04B53/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景丰强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具有 增压泵 | ||
一种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减振板,前述壳体两端均形成有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中部形成减振腔体,前述的减振板设于壳体的减振腔体内,该减振板上具有多个供水流通过的减振孔。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增压泵。减振板或减振桶能将水流切割成小份水流,振动的动能被吸收,振动得到有效抑制,出水水流的振动消减,有效的降低噪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泵上减振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增压泵。
背景技术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各种泵产品。泵在给我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困扰。如净水产品上使用的增压泵,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和噪音深深困扰着我们。
目前,市面上的产品,对于泵的减振方式主要是通过缓冲材料来达到减振效果,如使用橡胶垫、弹簧等,相关的文献可以参考专利号为ZL201621421688.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减震防漏油真空泵》(授权公告号CN207363839U);还可以参考专利号为ZL201721266750.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水泵减震装置》(授权公告号为CN207229368U)。
但现有的减振效果往往不能达到人们理想中的效果,且很容易把振动传递到其他部件上,如产品的外壳等。迫切的需要一种能有效降低泵的振动的处理方式。
研究发现,泵的振动和噪音除了泵本体产生之外,泵的出水口水流本身也存在的振动,且该振动极其容易将振动传导为后面的负载,导致负载产生共振,产生很大的噪音。如果我们能将出水水流的振动消减,将有效的降低噪音,尤其是由于负载共振产生的噪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降低出水振动从而降低噪音的减振装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通过降低出水振动从而降低噪音的增压泵。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减振板,前述壳体两端均形成有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中部形成减振腔体,前述的减振板设于壳体的减振腔体内,该减振板上具有多个供水流通过的减振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减振孔为圆形、矩形、菱形或椭圆形。
进一步,所述的减振板为多块并间隔布置。
相邻的减振板上的减振孔连接线与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的连接线相交叉而使流经减振腔体的水流迂回曲折。当水流进入到减振腔体时,改变水流方向,起缓冲作用
为使缓冲效果更好,所述的减振板优选为柔性材料。
作为优选,所述减振板上的减振孔保持在100目以上。
一种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减振桶,前述壳体两端均形成有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中部形成减振腔体,前述的减振桶设于壳体的减振腔体内,该减振桶的外周壁上具有多个供水流通过的减振孔。
进一步,所述的减振桶包括筒形件及底板,该筒形件一端开口,另一端设有所述的底板,所述的减振孔开设于筒形件上。
进一步,所述壳体的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的中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或平行方向上,所述筒形件开口的一端朝壳体的进水接口设置,所述底板朝壳体的出水接口设置,对应地,所述壳体靠近出水接口的内侧设有与底板外壁相抵的限位柱,所述底板与壳体限位柱所在的内壁上具有水流间隙。
进一步,所述壳体的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的中轴线处于垂直相交,所述筒形件开口的一端朝壳体的出水接口设置,所述筒形件的侧壁朝壳体的出水接口设置。
一种增压泵,包括泵体、出水管及减振装置,前述泵体具有进水端口和出水端口,前述出水管设于泵体的出水端口上,前述的减振装置设于出水管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641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膨胀水箱及应用有该膨胀水箱的两用炉
- 下一篇:一种建筑机械用防护配电装置